麻城市政协聚焦老城区交通拥堵治理季度协商活动侧记
“市政府将认真分析问题,查找症结;理清思路,完善方案;先急后缓,标本兼治,切实缓解南正街一带老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给医疗患者留一条绿色生命通道。同时,蔡绪安市长将亲自领衔办理该提案,请各位委员放心,也恳请大家继续支持监督市政府的工作……”5月25日,在麻城市政协2017年首次季度协商座谈会上,市政府分管副市长胡文奇对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作出回应,并要求相关部门,成立老城区交通拥堵整治工作专班,制定治堵方案,明确部门责任,端出时间表、作战图,立行立改,确保治堵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这次季度协商提到的南正街,位于麻城市老城区,东南走向,全长 2770米,被称为“绿色生命通道”的麻城市人民医院就座落在这条老街上。过高的人流量,狭窄的街道,非法营运的车辆,导致街道拥堵严重,一些危急重症患者常因交通拥堵而不能得到及时抢救,严重威胁生命安全。遇国庆、春节等节假日,拥堵现象更为严重。针对部分委员在麻城市政协九届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打通绿色通道,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提案,结合市民对老城区交通拥堵反响强烈的实际情况,市政协主席会议协商决定,将南正街交通拥堵治理作为2017年度首次季度协商议题,开展一次专题协商。3月中旬,政协提案委组织5名提案人深入南正街、万家巷、义井街、步行街、北正街,实地进行小组调研,广泛听取住户、商户、市民、医院、学校及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录制电视专题片。4月底,组织相关人员参观了南正街,现场感受交通拥堵情况,并与相关部门现场协商南正街交通拥堵整治方案。
“据统计,2016年度市人民医院门诊患者日均2500人次,住院日留院1300余人次,高峰超过1500人次,加上陪护陪诊及其他出入人员,医院日均进出1万余人次。根据南正街交通拥堵的实际情况,我有以下几个建议:一是出租车和公交车也要遵守单向行驶要求,二是增设停车区停车位,三是加强非法运营车辆及交通秩序管控……”协商座谈会上,市政协委员熊玲娓娓道来,既有大量的走访调研数据,又有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熊玲委员调研深入细致,既有现实的数据分析,又有理性的深度思考,就解决老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了真知灼见。下一步,我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切实加大交通秩序疏导和管控工作,坚决取缔非法运营摩的、麻的,坚决打击交通违法行为,给医疗患者留下一条绿色生命通道……”市公安局副政委冯学武现场回应熊玲委员反映的问题和建议。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现场观看了《今天你堵了吗》电视专题片。提案人、住户、社区、政协委员代表踊跃发言,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南正街等老城区交通拥堵情况,反映了市民真实意愿,提出了“货车错峰出行、增设医院停车位、疏通支街小巷实行微循环、‘两疏散一完善’、拆除乱搭乱建”等30多条建议。
“市住建局、公安局、城管执法局、卫计局、规划局、市医院等单位负责人与委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就委员意见一一作了回应,并汇报了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态度诚恳,气氛活跃,形式新颖,效果很好,这样的活动我们要继续开展下去,努力打造麻城政协季度协商工作品牌。”主持人周斐副主席高兴地说道。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协商民主进行了系统、深刻的阐述,对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市政协主席戴福生在总结讲话时指出, “我们要不断拓展协商民主形式,更加活跃有序地组织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下一步,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次调研协商成果,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要借助市委书记、市长亲自领衔办理提案的大好环境,进一步加大提案、委员意见建议督办跟踪反馈力度,做到提案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开展季度协商,是麻城市政协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协商民主和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思想新部署的又一生动实践,是借鉴全国政协双周协商经验的基层探索,是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改善民生的政协作为,旨在通过模板式筹备、互动式协商、提案式办理、跟踪式督办,积极打造麻城政协事业创新发展的工作品牌。麻城政协自2015年启动该项活动以来,已先后举办专题协商活动9次,参与委员600多人次,向党委政府提交书面意见建议46条,不少建议得到了积极采纳。
(麻城市政协 丁谷良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