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枝江市政协主席会议视察全市化解村级债务工作

2015-12-08 10:33:25  
字体大小:【


    11月26日,枝江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深入到该市董市镇曹店村、问安镇方家畈村实地走访调查了村级化债工作,并召开座谈会议,分别听取了市经管局、问安镇、董市镇主要负责人和部分村书记的情况汇报。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和座谈交流,主席会议一致认为,去年以来,枝江市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委、市政府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充分认识到巨大的村级债务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沉重包袱,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加聚了干群关系紧张,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去年8月,枝江市委市政府决定用4年时间(2014-2017),化解2013年认定的村级债务中集体欠农户个人的债务,并下发了《枝江市化解村级债务实施方案(2014-2017)》的通知。一年多来,全市上下积极行动,采取加大投入化债、增加收入化债、引导农户主动偿债、财务结算转债、争取帮扶减债、加强管理控债等六项措施,全力化债。主席会议认为,通过前期债务化解工作逐步破解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难题,树立了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新形象,彰显了各级组织以民为本,为民办事的公仆情怀。化债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不容忽视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分镇村干部认识不到位,缺乏化清全部债务的信心和决心。部分村存畏难情绪和观望思想,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化债效果不明显。二是极少数村“两委”班子战斗力不强,合力不够,清收化债进度缓慢。三是少数地方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农户还款意识较差。四是后期化债的途径越来越少,化债面越来越窄。大部分村没有集体企业,无集体资产和其他来源,无征地拆迁项目,化债的措施和办法大幅降低,有的村由于部分集体资产拍卖、租赁经营权一般时间较长,盘活资产资源化债的空间十分有限。五是增收化债难度加大,化债资金来源缺乏。在短时间内依靠发展集体经济增收已不现实。六是极少数村存在旧债未清,又举新债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上述困难和问题,主席会议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提振化债信心。要坚决克服少数干部思想上存在的悲观、厌战和畏难情绪以及等靠要的错误倾向,提高认识,树立“化债赢得民心,清收体现公平”的理念,克难奋进,提高工作积极性,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坚定做好村级债务化解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主动作为,力争尽快完成化债目标。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年关将至,一大批外出务工人员即将返乡,各地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通过各种形式,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典型宣传,营造好良好的化债氛围,让他们自觉自愿偿还欠款。还要与当前正在进行的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有机结合。同时,各地要认真总结推广前期化债的成功经验,加强典型引导,有效推动化债工作。

 

    (三)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坚持多措并举化债。一是加强“两委”班子建设,强化责任。要进一步明确化债工作的实施主体,增强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对少数战斗力不强,化债工作严重滞后的“两委”班子,镇(街道)要选派得力的驻村干部帮助工作或担任村第一书记。相关部门要加强跟踪督办检查,尤其是对化债工作行动迟缓的镇村,要加大督查力度,定期通报。同时,年终要严格考核兑,奖优罚劣。二是要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据调查,目前部分村集体资产拍卖、租赁经营权时间到期,相关部门要指导各地重新研究完善新一轮承包办法,实行统一管理、集中处置、公开发包,所得收入全部用于化债。对于长期无偿侵占集体资产资源,拒不上交承包款和到期拒不交出经营权的,要采取法律手段依法清收和清退。对于在新一轮承包中弄虚作假、优亲厚友,违规违纪,造成集体资产损失的,要该追究当事人的相关责任。三是严控新债。各地兴办事实好事,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适当加大对农村公共实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有关农业、水利、通村公路建设项目配套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以减少村级经济负担,避免新的债务产生。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强调村干部任期内零债务责任,凡违反规定新举债务的,要追究责任。

 

    (四)因地制宜,进一步优化资金扶持和激励政策。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另一方面建议各地要因村制宜,根据各村化债和清收的难易程度,科学制定完善差异化资金扶持和激励政策,对极少数化债难度特别大的村,可适当延长完成时间。同时,建议各地要慎重出台使用财政资金兜底的政策。


(枝江市政协  李红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