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厕,大民生。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城区“如厕难”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12月1日下午,竹山县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市民代表、住建、城管执法、自来水等相关部门和企业,对城区公厕进行视察,县政协副主席杨正典、王治国、王宝贵参加了视察活动。
委员们在对城西农贸市场、堵河广场、西关大市场、南山公园等公共厕所进行实地视察后,听取了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等负责人的情况汇报,对近年来我县积极解决群众“如厕难、如厕脏”问题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公共厕所的建设与管理问题积极发言,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据介绍,竹山县城区共有公厕32座,主要存在数量不足、分布不均、设施陈旧、管理力度不够等问题。目前,我县编制了东区、南区、北区、西区公厕布局规划。2016年计划新建公厕5座,到2030年,县城规划区范围内需建设公厕52座。
座谈会上,在听取与会人员的发言后,王治国、王宝贵说,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城区公厕建设,作为反映竹山城市文明程度和对外开放的一个形象窗口,作为解决群众“如厕难”的民生大事。政府对公厕建管投入逐年增加,建管部门对公厕建管作出了努力,管护机制逐步健全。去年至今年,维修改造公厕5座,新建公厕16座,缓解了群众如厕难问题。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城区现有公厕建设标准低,设施损坏严重,脏、差、丑、臭等问题比较突出;公厕管护不规范、不到位,影响公厕的使用;资金保障不到位,建管滞后。要求相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强化规划控制,科学规划设计城区主次干道公厕;进一步理顺管护体制,不断创新管护机制;对新开发的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区等规模建筑,必须规划和建设公厕,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验收、投入使用;积极争取县政府的资金投入,为公厕建管提供保障。
(竹山县政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