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城县政协组织县监察局、财政局、民政局、审计局等相关部门人员,就全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召开专题座谈会,会后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送了专题调查报告。
村级财务管理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难点,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农村各种矛盾的焦点。在今年通城县政协全会上,黎友国委员作了题为《狠抓制度建设、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大会发言,提出了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建议。县委书记姜卫东当场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研究和制定长效机制,县政府在今年3月份召开县长办公会进行了专题研究。
4月下旬,通城县政协带着本县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加强有效监督及堵塞财务资金管理使用上的漏洞等课题,组织专题调查组,深入到乡(镇)、村和县直有关单位,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形成了《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关于全县村级财务管理的调查报告》。
报告认为,全县村级财务管理虽然有了明显的好转,但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宣传教育不到位、领导重视不到位、制度建设不到位、执行监管不到位、财务公开不到位、问责查处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个别群众为达到个人目的,往往以村财务管理不规范为借口,组织部分群众进行上访,严重影响着社会安定;另一方面,因村级财务管理混乱,挫伤了群众对农村公益事业的热情和对党与政府的感情,增大了发展农村经济人为阻力。
报告建议,村级财务管理应遵循“加强源头的防范,加强运行的监管,加强事后的公开,加强问责的力度”的思路,突出发挥好村民的自治作用,重点落实好乡镇的主体责任,强化县乡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要从以下五方面着力:一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村级财务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村级经济社会发展、党风廉政建设重要内容;二要强化宣传教育,通过案件分析、以案说纪、以案说法、参观教育基地等活动开展警示教育;三要完善管理制度,制订制度时要确保能用、管用、好用,统一资金帐户、统一收款票据;四要健全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机制、监督检查机制和村干部财务管理考核机制;五要加大问责力度,制定严明的纪律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增强法纪的威慑力,确保村级财务管理规范有序。
(通城县政协 黎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