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省委省政府开展的“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中,宜都市结合实际,在为民办实事环节制定了“1+4”的工作方案,即完成省委省政府规定动作“村村通客车”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客运提升工程”外,还把“农村网格便民工程”、“美丽乡村创建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法律服务惠民工程”作为为民兴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美丽乡村创建工程”更是在省、宜昌市制定的活动方案之外的重点实事内容,被有关领导称为宜都市的亮点特色工作。这是宜都市委、市政府根据政协委员建议,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具体决策。
2014年,宜都市政协为认真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政协联系群众的优势作用,号召全体政协委员、政协参加单位和市直职能部门,在王家畈镇古水坪村开展了“暖春行动”。在积极捐资捐物、整合项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将倡导文明新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村全面展开。经过认真推荐评比,全村共评选出了12户道德新风模范户、29户美丽家园示范户。为推广先进典型,市政协召开了隆重的总结表彰大会,对评选出的先进发奖状、披授带,在全村乃至全市给予宣传推广,同时从“暖春行动”委员捐款中给予奖励。文明新风创建活动在全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改善农村面貌、推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花独放不是春。为促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宜都市政协主席会议协商建议,以新一轮“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为契机,在全市推广古水坪村的创建经验,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市政协的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采纳,在“四大家”办公会议上,市委书记庄光明提议在市委农办拟定的“三万”活动初步方案上,加上“美丽乡村创建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庄光明书记的提议得到与会市级领导的一致赞同。于是在宜都市“三万”活动方案上,“美丽乡村创建工程”正式从政协建议提升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全市予以实施。
目前,宜都市上下正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全面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为民办实事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一批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农村面貌正在发生喜人的变化。
(宜都市政协 郑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