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襄阳市襄州区采纳政协建议,小型水利设施实行“六个一”管理

2015-01-24 19:00:12  
字体大小:【

 

    近日,笔者获悉:截至目前,襄阳市襄州区20025处小型水利设施正式拿到管护权证,管护主体和责任进一步明晰。这是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虚心接受政协监督、及时采纳政协建议的具体体现。

 

    襄州区是水利大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四大水系、六大泵站”设计灌溉面积130多万亩,覆盖全区大部分镇村,但在大旱面前,仍无能为力。经区政协视察调研,主要原因是干渠淤积堵塞,输水“动脉不畅”。泵站年久失修,抽水、提水无力。如太山庙泵站,投资近千万,至今没有抽出一滴水,灌区农民不仅农业生产用不了水,而且连人畜饮水都困难。致使灌溉面积大幅萎缩,水利用系数大幅降低。区政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建议:即“一事一议”清干渠。引入市场机制,运用BT模式,将干渠的疏浚作为工程向社会发包招标。配套完善泵站、机井机电设备。对大型泵站设备,能争取列入项目进行改造的,应尽快争取;不能列入项目改造的,政府应投入专项资金进行维修完善,并委托水利部门进行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并且发挥应有的效益;对小型泵站设施,向社会放开经营,通过公开招标,吸引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水利设施建设,并与之签订确保为农业生产、农村人畜饮水服务的协议,同时委托水利部门进行管理。

 

    区政府认真采纳政协建议,把小型水利设施“建、管、用”纳入民生工程实施范围,强力推进管护体制改革,对小型水利设施实行“六个一”(一份资产清单、一份管护档案、一份管护协议、一个管护主体、一套管护机制、一份管护权证)管理。同时,采取群众推荐、承包、组建农民用水协会等形式,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小型水利设施改革的积极性,形成“堰塘类以水面经营权换取管护权、泵站类以零收费换取经营权、机井类以微收费换取使用权、渠系类以村级‘一事一议’扶持资金换取维护权”的管护模式。

 

(襄阳市襄州区政协  田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