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世外桃源,呼吸新鲜空气,消费生态食品,观赏青山绿水,享受田园风光,已经成为当今人类旅游的首选。位于南水北调水源地的竹溪县,是十堰市的“绿色崛起示范县”,丰茂的植被,清幽的环境,山水交错,层峦叠嶂,青山绿水,白云蓝天,这里几乎没有污染的优质生态,被誉为“天然氧吧”、“世外桃源”。
为将优质生态走出“私有”状态变成公众财富,竹溪县政协从2011年起,连续三年通过视察调研、协商议政、资政建言等方式,持续推动生态旅游开发,让世人共享竹溪生态之福。三年来,县政协就生态旅游开发组织开展专题视察3次,专题调研5次,向县委县政府报送了《抢救挖掘地域文化,加速竹溪旅游发展》等视察调研报告9篇;组织召开政协全会2次,专题协商议政会3次,对口协商会6次,政协委员谢丛明、喻泉源、田芳等分别作了“加快景区建设步伐,推动竹溪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发挥绿色旅游资源优势,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圣地”等协商发言,提出了着力营造生态旅游发展氛围,加大宣传造势力度,树立大办旅游办大旅游的理念;提升旅游景区景点的文化软实力,抢救挖掘地域文化,借助外力提高旅游文化品味;按照“项目倾斜支持、市场主体投入、社会力量参与”的模式,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整体工作合力等“良策”。县政协高度关注生态旅游业发展,将政协委员提出的生态旅游开发提案作为重点提案,由政协主席“领衔”督办落实。县委县政府从速落实委员“良方”和“良策”,制定出拿出一批规划、培育一批主体、推进一批项目、出台一批政策、举办一批活动、挖掘一批资源、打造一批名片等“七个一批”发展旅游产业工作思路;突出竹溪生态、养生、环保特色,先后启动创建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偏头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龙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八卦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4张“绿色名片”建设工作;引进企业将牛头山生态城打造成为集生态观光、户外运动、温泉保健、农业休闲等为一体的4A级景区;推进区域合作,与邻近县共同研究鸡心岭、关垭楚长城、十八里长峡等景区的开发工作,不断做大做强竹溪生态旅游产业“蛋糕”。
县旅游局局长明扬介绍,下一步竹溪将按照全域旅游的理念,结合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竹房城镇带和新农村建设,按照“一乡一色、一村一品”的思路,建设乡村酒店、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俗风苑,运用农业观光、农事体验、水湖景观、森林氧吧、饮食特长、山地景物、野外探险、植物观赏等,打造功能完善、形态各异、吸引力强的旅游新村,让旅游在农村中发展,让农村在旅游中变化,让农民成为接待游客的主体,让产业在旅游中形成壮大,让经济收入在旅游中获取,从而达到旅游强县富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