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襄阳市政协举行襄阳会馆保护与利用界别协商会

2014-12-28 23:01:13  
字体大小:【

 


    12月23日,襄阳市政协就襄阳会馆的保护与利用举行界别协商会议。市政协主席万桃元、市政府副市长丁亚琳、市政协副主席王绍玲、陈洪基,秘书长陈礼龙,樊城区政府、市文化局、文物管理处、市规划局、城建委、规划局、旅游局等部门的负责人与市政协文化界委员共商襄阳会馆的保护与利用工作。


    襄阳素有“七省通衢”之称,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汉江航运条件,明清时期襄阳成为国内商品的重要集散地和中转站,南船北马,商贾云集,商业贸易十分繁荣。因叙乡谊、通商情、接官迎仕、祭神求财等,外地客商在襄阳境内兴建的工商会馆最多时达到110余座。


    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及受战争、人为因素的破坏,襄阳会馆目前仅存8座,并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和安全隐患,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市政协将襄阳会馆的保护与利用列为今年协商工作的重要课题,于会前组织本地专家、学者开展了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考证工作。委员们在发言中认为,襄阳会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丰富的人文价值、旅游价值,是襄阳古城激烈商战的历史遗存。建议市政府像保护古城墙一样保护好会馆,建立城市文化建设统筹协调机制,科学编制修复与保护专项规划,明确部门管理责任,组建专家小组,引入市场机制等,共同破解会馆被占用及修缮、复建工作中的难题;在对会馆的修复工作中,要注意设定会馆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真正做到修旧如旧,原汁原味,保存好其历史风貌。委员们同时建议,要加大对襄阳会馆的研究与利用工作,充分擦亮襄阳会馆这一城市文化名片。


    万桃元主席希望相关部门、单位制订工作计划,加强协调,采取有效措施,下决心解决会馆遗留问题,加强襄阳会馆的抢救保护工作,悉心修缮、复建会馆,使襄阳会馆这一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遗存以新的面貌展现在广大市民面前,成为襄阳“南城北市”及襄阳历史上作为商家必争之地的重要佐证及城市文化旅游建设的新地标。并要求政协委员继续关注会馆的保护、研究、开发与利用工作,促进襄阳会馆文化的发扬光大。


    丁亚琳副市长要求与会各部门、单位充分吸纳委员提出的建议,进一步加强襄阳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当即安排市文化部门尽快制定会馆修复和保护专项规划,提交市政府常务办公会议研究讨论。同时,要求加大会馆日常保护工作及会馆文化的宣传力度,让保护历史文物古迹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襄阳市政协文史委  卫敏 曾会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