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 “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指导下,十堰立足发展实际,响亮提出加快构建“一核多支点”格局,推进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建设,不断优化环境,加速转型发展,推进绿色跨越。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是十堰最大的政治使命。
十堰不畏牺牲、勇于担当、不辱使命,四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三年彻底扫尾,全面实现18万移民平安搬迁、有序搬迁、和谐搬迁的目标,创造了中外移民史上的奇迹。作为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生态保护是十堰的生命线,转型发展是十堰的不二选择。在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伟大实践中,十堰始终围绕青山绿水做文章,把 “绿色”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基调,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努力打造宜人宜居宜业宜旅的良好环境。
十堰政协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履职重点,就城区“五条河流”治理及生态建设、南水北调水资源税费分配及水源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区可持续发展、十堰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保水质、迎调水”等议题,组织委员开展了20多次专题调研视察活动,形成了《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税费分配的调研报告》、《关于“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关于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大面积发展竹柳的建议》等调研成果,通过提案、《参阅件》、《各界反映》等报送市委、市政府,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全国政协,使相关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
此外,十堰市政协充分利用政协渠道和平台,积极推进区域协作,积极配合和参加全国政协、省政协开展的有关专题调研视察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关心支持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
一是配合全国政协调研视察。2013年5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率全国政协特邀常委视察团,全面视察了丹江口水源地水资源保护利用及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了《关于丹江口水源地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视察报告》。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对视察报告作出了重要批示。
二是配合省政协调研视察。2011年9月,省政协主席杨松带领省直有关部门到十堰就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对水源区及汉江中下游的影响与对策进行专题调研,通过提案向国家提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2014年9月,住鄂全国政协委员活动召集人、省政协主席杨松率住鄂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团到十堰视察保水质、迎调水情况,对推动水源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2014年6月,省政协副主席陈天会率领省政协提案委、省南水北调办和十堰政协有关负责同志,赴河南、河北、北京三省市,先后实地考察了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天津支线干渠分水口工程和团城湖调节池工程,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后的有关问题及建议》,报送全国政协和省委、省政府。2014年7月,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十堰市政协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省政协副主席陈天会就进一步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关于库区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的相关规划,把后续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完善生态补偿与对口协作机制提出了意见建议。
三是联合住市全国、省政协委员,先后向全国政协、省政协提交《关于将汉江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建议》、《关于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和项目档案资金支持列入项目计划的提案》、《关于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丹江口库周绿色生态屏障的建议》等50余件提案。这些成果引起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目前,十堰正在建设生态文明和加速转型发展的的伟大实践中阔步迈向新征程,奋力实现新跨越!
(十堰市政协信息宣传科 肖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