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宜都市政协聂家河镇联络组坚持以学习为统领,以活动为载体,坚持创新形式,搭建平台,组织委员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充分发挥委员的优势和作用,使政协工作成为党委联系社会各界、凝聚群众、集中智慧的桥梁和纽带,有力地推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是以学习宣传为先导,营造政协工作氛围。坚持以政协委员学习活动小组为载体,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学习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全国 “两会”和市“两会”精神及市政协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今年,共组织政协委员集中学习4次,邀请市政协领导授课2次,听取镇领导和镇直部门负责人情况通报2次。通过学习,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提高了政协委员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在加强学习的同时,通过组织引导委员关注民生,积极为民代言,切实反映民意。委员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焦点、热点问题认真思考,积极建言。共撰写了5件提案,1件被评为优秀提案。撰写《关于巩固提升山区农村安全饮水的建议》调研文章。提交了《关于对陆渔路熊渡隧洞至聂河大桥段设置交通警示标识的建议》关于对陆渔路熊渡大桥至古潮音洞段山体崩塌加强防护的建议》等5条社情民意建议。一些基层反映强烈的问题引起了党政领导的重视。
二是以健全机制为抓手,强化政协工作保障。坚持党委对政协工作领导制度,保证党对政协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建立健全集中活动、政治协商、委员履职考核等工作制度,镇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党政班子成员会议,专门听取政协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工作,对政协工作做到同布置、同安排、同检查。在全局工作中始终坚持重大决策协商在前,凡属事关全镇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部署,重大决策,都广泛征求委员意见和建议,做为科学决策、提高执政能力的必要程序和重要环节。切实做到重大问题协商在党委决策之前,政府实施之前。
三是以活动为载体,发挥政协职能作用。继续组织政协委员集中开展 “三联”活动,一是联贫困户;二是联留守儿童;三是联产业大户。4名委员分别联系1个贫困户、2个留守儿童和2个产业大户,每个季度至少为贫困户和留守儿童办1件实事、解决1个实际困难,为产业大户提供2条有利于产业壮大和发展的建议和信息。通过帮扶困难群众,履行政协委员应尽的社会职责,树立了政协委员的良好形象。
(宜都市政协 郑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