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发宏委员深入农户走访,宣讲新农保政策”,“刘永兵委员为5位贫困户送米送油送现金”,“王明仙委员为贫困学生、贫困户帮持资金5万元”......连日来,湖北保康县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不断收到委员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民生成绩单”。这是保康县政协推行“151”委员联系群众制度收到了良好效果。
今年以来,保康县政协积极探索政协群众工作的新突破口,对接基层群众对政协工作的新期盼,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建立“151”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即1名政协委员联系5名界别群众,每年走访10名社会群众,引导广大政协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民情、倾听民声、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为民代言,从而增强政协委员履职的责任意识,提高委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
该县出台了《关于建立县政协委员联系群众“151”制度的意见》,明确了委员联系对象、联系方式、联系职责和具体要求,要求委员采取到户走访、不定期联系、召开民意座谈会三种形式加强与联系对象加强联系,每年登门走访所联系的界别群众不少于2次,走访所联系的社会群众不少于1次。联系走访的职责包括了解民意、宣传政策、调查研究、反映民意、协商解决问题、帮扶困难群众等六项,委员走访联系后,根据要求填写《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联系卡》、《政协委员走访社会群众登记表》。县政协同时根据委员联系群众的情况,建立群众代表库,适时邀请群众代表参与政协相关活动,重点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对于收集起来的社情民意,以提案、社情民意、调研报告等形式,积极向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反映民意,建言献策。对于基层群众反映的急需解决的困难,通过乡镇联络处或县直委员活动组向当地乡镇党委政府或者相关县直部门反映,按相关程序提请协商解决,并跟踪了解解决情况。同时,要求委员结合岗位工作实际,力所能及地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帮助提供政策致富信息、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办实事好事。
在推行“151”委员联系群众制度中,主席会议成员还建立“三联”制度,即1名主席会议成员联系1个村(社区)、5名政协委员、每年走访10名群众,率先垂范。县政协主席肖定佐带头深入到边远村长岭村开展走访联系,帮助该村制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长远规划,协调扶贫、交通、水务、电力等7个部门到该村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困扰该村多年的7个问题,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
截止目前,全县197名政协委员已与900多名界别群众建立了固定联系,与1900多名社会群众建立了经常性联系,收集意见建议500多条,为困难群众做好事、办实事600余件。
(保康县政协 王俊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