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都市政协副主席石明章组织经济界委员,就财政性资金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委员们实地走访了财政局、部分预算管理单位及相关金融机构,听取了市金融办、银监办的情况介绍。委员们了解到,目前全市财政性资金分别存放在工、农、中、建、湖北、村镇等多家商业银行,对存放哪家银行、存放多少,相关部门没有建立相应的考评确认机制。容易带来如下隐患:一是各商业银行间竞相拉财政性资金存款,导致无序竞争;二是财政性资金经管人员缺乏必要监督,廉政风险增加;三是难以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存款为宜都经济发展做贡献的激励导向作用。
为充分调动我市银行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业务,提高服务水平,增加有效投入,强化保障能力,委员们就进一步加强财政性资金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一是研究制定财政性资金存放管理办法。将财政性资金在各银行的存放额度与银行的贡献相挂钩,把各银行的纳税情况、存贷比、贷款规模增量以及服务质量等指标纳入挂钩考核体系,按不同权重分项考核、量化得分、综合分配,以此规范财政资金存放。
二是出台商业银行贡献奖励办法。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业绩为依据,全面准确地评价9家金融机构贡献情况。建议由市政府金融办负责组织,市人行、银监办、财税部门参加对各银行金融机构季度贷款余额、当季新增贷款余额从大到小依次排序评分,同时,对当季纳税情况和优质服务情况评分,最终得分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名,由金融办审核后报市政府领导审定。对考核结果应用:一是市政府对银行金融机构考核排名按季通报,同时在财政性资金存放按考核排名顺序给以优先安排,并根据得分情况按季进行调整。二是在代发财政工资方面在兼顾就近方便客户的前提下按考核排名顺序给以优先安排。三是在开立结算账户方面按考核排名顺序给以优先安排。
(宜都市政协 郑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