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县政协扎实推进政协乡镇联络处规范化建设,全面激活基层政协做群众工作的活力,积极为保康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增合力、添动力。
一、以151”制度为载体,拓宽社情民意征集渠道
各乡镇联络处严格按照保康县政协“1名委员联系5名界别群众,每年走访10名社会群众”的委员联系群众“151”制度要求,组织广大委员与群众进行常态化联系和经常性走访,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积极回应群众的利益诉求,认真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工作,充分发挥社情民意“直通车”作用。马桥镇联络处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通过委员与群众的联系,多层次、多渠道收集整理社情民意信息,做到“民之所忧、我之所为”。如“修建高速公路应注意保护环境”、“山区农民群众盼农村养老保险金领取更便捷”等一批问题反映到县政协,经过领导批示后,得到了落实。
二、用提案办理的平台,提高群众对政协工作的满意度
各乡镇联络处积极运用提案为民代言,帮民立言,使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过渡湾镇西邦村村民想在叉河上建一座桥解决过河难的问题,但多年来都未解决,群众怨气大。过渡湾镇政协联络处主任张永华得知这一情况后,带领驻该镇的县政协委员进行深入调研后,将群众的愿望写成提案,通过政协交县交通局办理,交通局投入近50万元为村民架设了一条便民桥,群众们都说:“政协委员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三、用民主监督的平台,促进党委政府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
各乡镇联络处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组织委员分别围绕部门作风转变,重大项目建设等问题开展视察监督,使民主监督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部门。过渡湾镇联络处针对部分群众偷挖镇政府栽种的绿化树这一问题开展视察,并向镇政府建议无偿提供树苗给沿线农户,农户按照镇政府建设风情小镇的要求统一栽种和管理,镇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既解决了绿化树种植管理的难题,又协调了干群关系。
四、注重委员主体作用发挥,在承担社会责任中传递社会“正能量”
保康县政协各乡镇政协联络处积极组织动员广大政协委员把承担社会责任、多为群众服务作为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的价值体现和不懈追求,在带领致富、化解矛盾、奉献爱心中积极发挥作用,推动和谐保康建设。寺坪镇政协联络处在今年9月组织委员开展“献爱心助学”活动,累计为贫困学生捐款达4.8万元。驻城关镇县政协委员在狠刹“人情风”中,各位委员带头遵守签订责任书,个人不搞大操大办,为有效遏制人情风产生了积极影响。
(保康县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