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畜禽养殖和食品安全管理,要切切实实地做到科学归口,制度完善,资金到位,长效管理,奖惩有力。惟有这样,才能根除潜藏于畜禽养殖和产品销售中的巨大安全隐患,确保民众饮食安全。”在9月17日召开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专题协商会上,区政协专项调研组的成员如是说,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肯定。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陆续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使“舌尖上的安全”已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今年初以来,区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组织文史委部分委员、有关民主党派成员、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还聘请了省农科院从事畜禽产品检验的专家,对区内的畜禽养殖和肉食品经营的安全现状,针对全区的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生猪屠宰、畜禽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调查,先后深入到纸坊、金口等街道,走访了银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10余个规模养猪场、2个蛋鸡养殖小区。2个大型饲料企业、3个定点屠宰场、7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2个超市,及对部分学校食堂和纸坊城区多家中小型餐馆进行了调查并随机采集样品。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不按规定使用添加剂和不规范使用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还存在养殖业管理力度有待加强、畜禽销售环节管理不力、中小型餐饮业管理存在真空、病死猪的去向不明、野味饮食存在不安全因素、域外畜禽产品安全存在隐忧等问题。为此,调研组撰写了《江夏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调研报告》、《强化畜禽养殖和经营管理,确保民众饮食安全》和《江夏畜禽产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多份调研报告,建议:高度重视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增强行业自律意识。对生猪饲养、屠宰、销售、深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和人力监管,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杜绝管理真空与漏洞。明确畜禽产品安全管理职能机构,重点对那些无人监管的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进行定期检查,从源头上严把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关。强化市场经营管理,严格“两章一票一证”制,杜绝一证多用现象。完善中小型餐饮业和食堂肉食品管理,全面制订畜禽食品采购台账登记制度。严格病死猪的登记与处理,并将野味安全纳入常规管理范围。
听取了区工商局、区畜牧局、区食药监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情况通报后,与会的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表示,要高度重视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充分采纳区政协调研组提出的宝贵意见,并组织相关职能介入作更深层次的调研,进一步做好信息公开、健全制度、理清职能、加强监管等工作,以此推动全区畜禽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区政协主席张敏指出,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强烈的责任心,堵源截流,加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确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区领导张敏、韩定茂、张贵达、黄文超、肖少华、段水林、张霞、廖汉桥、盛主义参加会议。
(武汉市江夏区政协 涂亚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