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启动,如何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县镇政协机关和县政协委员与广大群众的联系,使县镇政协系统各项业务开好局、打好基础、迈好步、出成效,做好政协宣传很重要。谷城县政协委员建言:做好政协宣传报道工作,“三气”不可或缺。
现场接“地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县镇如火如荼地进行,县政协委员联系广大群众的工作已在县镇全面展开,况且,农村新变化、农民新打算、民众新需求正等待我们政协机关和政协委员去面对,作为从事政协宣传报道的人员,想要抓到“活鱼”,写出有思想、有新意、有深度、有力度的稿件,就必须主动深入到田间地头、工矿企业、社区街道等信息源头,收集、挖掘、掌握第一手的真实信息,这样才能反映政协机关和政协委员联系民众、服务“三农”等诸多方面的真实情况。
基层展“生气”。从事政协宣传工作,了解各方面知识很重要,既要了解人民政协大会制度,又要了解社情民意;既要懂新闻,又要懂社会各行业知识,更要懂政协各项业务。如果对社会各行业和政协专业知识比较生疏,写出的文章就容易出错,这样的文章也往往令人感到乏味。同时,要掌握社会知识和专业知识,不仅要向书本和社会学,更要贴近现场,深入一线,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此外,还要注重从高处着眼与深度研究,注意日常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积累。
创新扬“朝气”。客观地讲,当前,政协新闻报道就工作说工作、就会议说会议、就活动说活动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没有真正把政协工作中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挖掘、报道出来。毋庸讳言,长期以来,县镇基层政协宣传工作注重正面报道较多,喜欢“莺歌燕舞”“颂扬升平”“形势一派大好”,刻意回避矛盾,抵制甚至遏杀所谓的“负面报道”。其实,这些与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也与政协建言献策、搜集有价值的社情民意、给县委、县政府、镇委、镇政府当好“高参”背道而驰。要解决这些问题,要正确处理正面报道与批评性报道的关系。特别是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既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也要适当做些建设性、批评性报道,要注意实实在在地反映社情民意,切莫回避矛盾,尤其是不能回避民众的合理诉求。何况,政协工作本质上就是听民生、汇民智、解民忧、献良策、破难点,不必羞羞答答、扭扭捏捏,更不必噤若寒蝉。当然,批评性报道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一定要说到点子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主观臆断。因此,要结合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经常深入基层,多听老百姓怎么说,想让政协怎么做,这样的报道才会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显示强大的生命力,一定要有勇气报道老百姓关心的事,推动政府为老百姓“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要学会用老百姓的话传递信息,以增强政协宣传的感染力,推动履职能力。
(谷城县政协 马明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