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投资2650万元的湖北省当阳市小农水重点县半月镇项目区全部竣工,所辖区域49公里的支渠全部得到硬化,所涉及的3.1万亩农田从此将“旱涝保收”,这项惠农工程的实施,得益于该市政协委员的不懈建言。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近年来,当阳市政协会高度关注全市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每年在市政协会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小农水建设的建议占涉水建议的一半左右。今年,在该市七届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又提出“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建议”9件,占涉水建议的“半壁江山”。该市政府和水利部门认真落实政协委员提案,把小农水建设作为水利工作的重点,坚持多措并举,有效破解输水到田 “最后一公里”瓶颈难题,受到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重民意,倾听政协委员心声。为了倾听委员心声,把惠农实事办实、好事办好。该市政府专门召开由30余名基层政协委员参加的小农水建设座谈会,认真听取各位委员关于加强小农水建设的意见,了解群众最需解决的小型农田基础设施问题,探讨工程实施模式、投工投劳和工程建后管理方式等问题,确保项目立项符合社情民意,保障粮田旱涝保收。
重科学,坚持规划先行。按照“统一规划、项目整合”的原则,同时根据该市政协视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建议,在项目规划上,邀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专家对项目规划进行指导,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产业化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结合,与国土整理结合,与粮食增产田间项目及农发项目结合,以规划整合项目,以项目整合资金,提高涉水资金的使用效率,由以前的分散投入转为到连片建设。自2009年该市被纳入全国第一批小农水重点县以来,已累计争取国家建设资金8615万元,并以此带动社会各界投入1.1亿元
重实效,严把建设标准。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水利项目施工的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四项制度”,严把施工材料关、进度关、质量关和验收关等“四道关口”,并聘请所在地政协委员对工程质量全过程监督,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高标准打造农田示范工程。
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保障了粮食的持续增产和农业稳定发展。
(当阳市政协 慎先志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