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黄石市铁山区政协“百名委员访千家”活动纪实

2014-09-16 02:12:58  
字体大小:【

 

访民情,解民困,永远在路上——“百名委员访千家”日记


    5月15日上午9:00,我与欧阳媛来到友爱路150号至166号走访入户,刚到164号楼下,何江安居民笑着和周围的居民说:“警察来了。”原来住在162号301室的87岁独住老人邹文淑出门时忘记带钥匙,急得在门口直打转,我一边安慰老人一边和利民专业开锁联系。5分钟后,利民专业开锁老板赶来及时将邹文淑老人的门打开。临走时,老人高兴的拉住我的手说:“姑娘,谢谢你!”


    就在5月6日上午,住在同一栋楼房的景朝秀和谢乐康夫妻俩,家中厨房插座突然烧坏,引起线路断电,周围电线连带烧坏。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与社区卫生主任叶春松带着工具和螺丝钉、电线等零件感到老人家中。经过一个小时的抢修和反复检查后,老人家中电路终于恢复正常。临走时,两位老人拉着我们的手说:“来了二话不说就干活,干完活连口水都不喝就走,太谢谢你们了!”


    友爱路158号至164号共居住48户居民,并且大多数住着独住高龄老人,行动不便,平常儿女们都不在身边,发生一些紧急事情无法解决。通过访民情、解民困,拉近了我们与群众的距离。群众见到我们亲切的说:“警察来了”,遇到事情也愿意找我们帮忙。(政协委员  胡细妮)



路见难事帮一把


    “胡局长,这是我儿子的喜糖,你一定要拿着,感谢你,感谢你帮我解决了下水道的问题。要不然,家里这多客人还不知怎么办!”建设路居民柯细枝拿着喜糖硬是往胡长海委员怀里塞。


    柯细枝家住建设路19-32号,她家住一楼,最近家里的下水道不知怎么回事,总有股臭味。儿子最近又要结婚,家里可是要来一大堆客人呢,这可怎么办呀?柯师傅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社区书记王静和政协委员、城建局胡长海副局长正好路过此地,柯师傅眼前一亮,连忙上前拦住了他们:王书记,你看我们家这个下水道呀,每天臭气熏天,我们怎么过呀,过两天,我儿子要接媳妇啦,你可要帮我们解决呀!胡局长听后立即答应:师傅,别着急,我们到你家去看看……


    胡局长到现场看了后,立即找到了原因。他让柯师傅找来了撬棍,原来是门口化粪池连接居民家中排水通道的洞没有堵塞,造成粪便倒流,再加上化粪池没有及时清理,污物积满了。找到了原因就好办了,胡局长立即协调城建局市政科的工作人员来处理这个问题。经过两个小时的处理,柯师傅家的下水道没有一点臭味啦!柯师傅别提多高兴啦,她之前还去过铁矿生活中心多次,可都无人问津。可这胡局长两个小时就帮她解决了这个大问题,你说她不高兴才怪呢!(建设路社区委员活动小组  王静)



“你真是有心人”


    “感谢你们,感谢政府!”5月14日一大早,铁山区熊家境社区古竹槽小组疑似残疾人陆隆杰老人,从铁山区政协委员陈爱英手中接过手杖,激动地说:“难得你这有心人还记得我的一句无心的话。”他试了试崭新的铝合金手杖,接着说:“这个手杖虽小,但意义很大。湾子里的居民一定会问我手杖哪来的,我会自豪地告诉他们是政协委员送给我的!”


    在走访民情时,政协委员陈爱英与古竹槽小组疑似残疾人陆隆杰老人见过一次面,当时,老人诉说自己不慎摔跤,导致双腿功能障碍,行动非常不便,随口说:“要是有一根手杖就好了!”


    14日一大早,陈爱英特意来到熊家境社区古竹槽小组陆隆杰老人的家里,专程为他送来一根铝合金手杖,并手把手地教他如何伸缩铝合金手杖。(铁山区政协信息员  杨姣娥)



邻里亲、儿女孝——“百名委员访千家”日记两则


    邻里亲


    春夏交替,气候宜人,5月13日上午九点多,我来到82岁的文桂兰老人家中。文老居住在胜利路社区兴冶路22-1-201室。由于新旧门牌更换,有点不好找了。经过几番寻找,终于在社区网格员和热心的社区居民肖师傅的带领下来到文老家中。


    刚到门口,她似乎早就知道我们的到来,大门都是开着的,满脸笑容地看着我们。这是我第二次见到文婆婆,她还是那么精神矍铄、乐观向上。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文老是去年春节。


    文老的老伴儿去世的早,一人独居,年轻时抱养了一个儿子。文老的养子居住较远,对老人照顾力度有限。事实上,她已经成了独居的空巢老人。毕竟八十多的人了,耳朵不好使了,很难听到我们声音。经过一番询问,才得知文婆婆只能听到她所熟悉的肖师傅的声音。这几年,热心的肖师傅一直在帮忙照顾文婆婆,一帮就是4年多。肖师傅名叫肖凤娇,是一名退休干部。文婆婆都已经放心地将自家的钥匙交给了肖师傅,家里有什么事都指着肖师傅帮衬。4年多的时间—1400多天,每天肖师傅都会一早就来到文婆婆家中,看看文婆婆的情况。再陪着文婆婆在附近公园里转转,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休息。我问肖师傅,是什么力量让她坚持下来的?她笑着说:“做人做事要对得起良心,人在做,天在看,图的就是心理舒坦。”


    儿女孝


    我走访的第二家,是位于胜利路25-15号的刘坤容老人家。一开始在社区干部的口中就得知刘老近期患病,卧床不起。刘老今年79岁高龄,老伴儿黄爹爹的眼睛不好,几乎看不见。原先两位老人相互照顾着,日子也还过得去。


    一个多月前,刘老中风,卧病在床,照顾两位老人的重担就落在女儿黄大姐的身上。都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黄大姐居住在九龙洞,也是60多岁的老人了,每天来到胜利路为两位八十高龄的父母擦身、喂饭,将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当问及老人近期有什么困难时,黄大姐直爽地说,困难她都能靠自己的能力克服,就是希望在老人百年之后能享受到政策的关怀。我当即就留下了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嘱咐黄大姐,若是平时有事忙不过来时就告诉我们,我们也可以帮衬一下。至于政策方面的问题,一定帮忙问到办到。


    邻居肖师傅对独居的文婆婆无微不至的照顾,用真实的故事诠释了远亲不如近邻的古训。60多岁的老人悉心照顾八十多的老父母,不正是跪乳反哺的尽孝图吗?邻里亲,儿女孝,我在万家灯火中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我内心倍感温暖。看来,楼虽高,未必能阻断邻里情;子虽远,也忘不掉养育恩。(铁山区政协委员  张丹)



大病无情人有情——“百名委员访千家”日记


    我和社区书记盛琴同志在走访入户时,听邻居们说起本社区有个叫朱钰悦华的小女孩好像患有脑瘫病,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小孩家里人一般不跟邻居、外人等来往,显得很孤僻。得之这一信息后,我和社区书记盛琴同志特地上门看望朱钰悦华,看能不能帮上忙。


    来到朱钰悦华家,小孩的奶奶先开始心存顾虑,不愿意对外提及孙女的病情,很害怕小孩在成长中遭受社会上的另类眼光及歧视。在我和盛书记的耐心开导下,才向我们道出了实情。朱钰悦华,2012年5月16日出生,父亲朱凡长年在广东打工。母亲周萍,广西人,因忍受不了孩子病情带来的精神压力及由此导致的家庭贫困,于2013年6月5日离婚回广西老家,从此音信全无。此后,朱钰悦华一直由奶奶抚养。朱钰悦华八个月大时被诊断为脑瘫,现在已经两岁了。朱钰悦华的奶奶每天都要带她去黄石妇幼做理疗,一天都不能间断,每个月光治疗费就要花几千块,这让本来就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看到这个因病致贫的家庭,我和盛书记鼓励孩子奶奶一定要坚强,坚持治疗,让孩子有一个可以期待的未来。至于治疗费用,盛书记表态,社区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忙,这让老人非常感动。


    第二天,我向社区残联专委了解到关于脑瘫残疾儿童的有关政策后,连忙和朱钰悦华的奶奶联系,叫她拿孩子的相关病历和证明材料到社区申办贫困脑瘫儿童筛查康复救助。近日,朱钰悦华已经获得贫困脑瘫儿童筛查康复救助,每年可以获得1万2千元的救助金额。


    5月15日,第二十四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我与社区盛书记、社区残联专委一起,提着牛奶等礼品到朱钰悦华家慰问。朱钰悦华的奶奶十分感动,眼眶湿润的她连声说:“感谢!感谢政府的关心!如果不是你们真情相助,不是国家对残疾儿童的关爱,我这孙女眼看着就搁在家里了,更不可能有未来。”(曹家林社区政协委员  王见)



民有所难,我有所帮——黄石市铁山区龙衢湾社区委员小组访民情后记


    4月4日,省政协网站刊发了黄石市铁山区龙衢湾社区委员活动小组访民情小记,讲述了委员走访时,了解到61岁的陆宏书因病致贫的特殊情况。因患“尿毒症”,他这个家中“顶梁柱”倒下了,每月高昂的透析费,让一个幸福的家庭不堪重负。妻子二级肢体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只能眼看着自家的菜地荒芜,靠着远嫁鄂州的两个女儿帮衬、救济这个家。


    5月14日,委员活动小组组长石华再次回访陆宏书家。随行的还有区民政局局长潘晓红,龙衢湾社区书记陆龙凯等5人。这次回访带来了委员小组帮扶成果,带来了政府部门的“答卷”。一进大门,石华委员就握着病中的陆宏书双手说道:“我们来迟了,让您久等了。”区民政局潘局长向陆宏书老人通报了两条喜讯:根据调查核实,陆宏书家庭人均收入低于680元,经审批,纳入低收入范围。一是可享受城市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医中、医后的医疗费用可报销30%;二是可享受低收入家庭的各种相关救助政策。当潘局长把1000元救助金送到陆宏书手上时,老人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接着,石华委员也代表本委员活动小组送上了1000元帮扶金,嘱咐老人乐观面对生活,在各级组织的帮助下战胜病魔。


    临走出门时,社区书记陆龙凯表示,他们将在近期为陆宏书家庭组织一次党员干部募捐活动,发动社区居民为这个不幸的家庭献一份爱心。一次平常的委员访民情活动,引起了政府部门和社区的联动,最终为困难群众解了难,救了急。(黄石市铁山区政协  高汉青  供稿)



“百名委员访千家”日记
黄石市铁山区政协委员 陈爱英


    2014年4月14日  晴
    看望“铁山好人”邵忠胜

    今天和政协委员、残联办公室主任杨姣娥一起到仿古街,看望了“铁山好人”、残疾人家属邵忠胜,并送去两千元的慰问金。
    今年大年初四,邵忠胜发现喻家山一平房起火,他一边呼叫周围群众救火,一边冲进火海奋力扑救。大火扑灭了,他的眼睛被烟熏得很严重,造成视网膜脱落,有失明的危险。经过手术,左眼算是保住了。这次救火负伤,邵忠胜花去手术费六万多元,他开的茶叶店刚刚起步,家庭经济条件本不宽裕,现在更是雪上加霜。他的弟弟和儿子都是残疾人,养女邵文晞正在上小学,母亲年老体弱。尽管如此,他们夫妻俩常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张之洞广场和喻家山菜市场为群众提供免费茶水,被周围群众誉为“铁山好人”。两个月后,他将再次手术,又要交一笔手术费。经向有关领导报告并同意,区残联拿出两千元来慰问他,钱虽不多,但也是代表政府对他的关怀,真心希望他能通过第二次手术后,眼睛能彻底康复。


    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晴
    帮残疾老人圆上轮椅梦

    今天下午,我和友爱街社区负责人、社区残协专委小舒一起到失独残疾老人张汉平家走访慰问。
    张师傅在几年前,因独生子遇到车祸不幸身亡。他们夫妻俩从此脸上没有了笑容。本就没有从失独阴影中走出来,不幸的事又发生在他们夫妻身上,张师傅本人身患股骨坏死,造成肢体残疾(下肢),爱人也在几年前患上乳癌,这样的打击真是雪上加霜。
    经过区人口计生局和社区的帮助,生活虽有改善,但老俩口还是过得紧巴巴的。虽然夫妻俩都有退休金,但由于两人长期要服药,手头还是不宽裕。我了解到夫妻俩有一个心愿,就是想有一台电动轮椅,让张师傅坐上轮椅,走出家门,到户外去透透新鲜空气,见见老朋友,看看外面的世界。根据省、市、区残联为残疾人配发辅助器具的原则和惯例,要面向更多的残疾人,提供更多的服务,一般只为他们配发普通的辅助器具。但考虑到他家的困难情况,我们建议区残联出一点,社区帮一点,家庭拿一点,帮他圆上坐电动轮椅的梦。当我把一千元送到张师傅手上时,他们夫妻俩非常激动,半天说不出话,眼里饱含泪水,紧紧抓着我的手。


 
    一场特殊的比赛


    7月15日上午,一场热闹非凡的包饺子比赛活动在新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社区的老人们带着自家的擀面杖、砧板等厨具早早聚集在活动现场,有的和面,有的拌馅,纷纷忙活起来,现场欢声不断、笑语迭起。比赛时,选手们包饺子,动作娴熟、有条不紊,得奖的选手喜笑颜开,没有得奖的选手们也同样开心。
    这是铁山区政协副主席周少雄、新村社区委员小组组长陆宏旭带领本小组委员为丰富社区老人的文化生活,专门为社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组织的一次特殊比赛。
    比赛结束后,政协委员们和老人坐在一起交心谈心,并将带来的水果、西瓜洗好、切好亲自送到老人手中,和老人一起品尝饺子。老人们品尝着热气腾腾的饺子,不住地点头称赞。老党员朱国华说:感谢政协委员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让老人们欢聚一堂,让社区更像一个大家庭。(铁山区新村社区委员活动小组  胡细妮)



    小小饺子暖人心


    7月15日,黄石市铁山区政协冶矿路社区委员活动小组刘艳芳、徐斌、古群、张文雄、唐立萍、张菊花等一行来到冶矿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包饺子,陪老人唠嗑,为中心打扫卫生,还为养老服务中心送来了油、米、面粉、西瓜等物资。政协委员唐立萍当场为冶矿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捐助经费壹仟元整。中午时分,张菊花委员代表所有政协委员给80岁以上老年人刘秀兰、周慧福、王月英等送去热腾腾的饺子,她们激动地说:“小小饺子暖人心啊!”(铁山区政协冶矿路社区委员小组 张菊花)



 帮厨做菜见真情


    7月17日上午,细雨纷飞,胜利路社区委员活动小组一行四人,在组长陈爱英的带领下,带着鱼、肉和筒子骨、白萝卜等新鲜菜肴,来到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人们改善伙食。
    四名政协委员首先与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聊天谈心,询问老人们的生活、身体状况,之后陪同老人一起打兵乓球、进行康复健身锻炼。随后,组长陈爱英带队来到日间照料中心的厨房,亲自动手洗菜、切菜、炒菜,为老人们精心做出可口饭菜。委员们用实际行动表达了支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心意,老人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胜利路社区委员小组 杨姣娥)



 百名老人赴饺子宴


    2014年7月18日上午,曹家林社区近百名老人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大厅吃饺子,大家围着圆桌品饺子、叙友情、话家常,热热闹闹的象过大年。
    原来,这是曹家林社区委员活动小组为社区老人筹备的特别节日。18日一大早,在区政协副主席王芬、委员进社区小组组长刘莉的带领下,周亚平、柯慧、严刚、匡伟红、崔娅平等委员带着买好的肉、面粉、鲜菜来到曹家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大家和中心工作人员一起动手和面、擀皮、拌馅、包饺子,忙得热火朝天。
    委员们希望通过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来表达爱老、敬老之情。饺子包好煮熟后,委员们一起上门为社区的独居孤寡老人丁友珍、王春兰、黄桂英、赖菊香等送去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嘱咐老人们要保重身体。收到饺子的孤寡空巢老人都十分高兴,他们说:“感谢政协委员和社区时时刻刻关心我们孤寡空巢老人的生活,使我们不再感到孤单寂寞。”同一时间,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大厅,火热的饺子宴正在进行。
    曹家林社区委员活动小组表示,将尽最大的努力为社区老人们服务,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行出力。(曹家林社区委员小组  王见)   



特别的聚会  特殊的关爱


    2014年7月25日上午,友爱街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活动室内坐满了老人,最小的八十五,最大的九十四。他们当中有社区五六十年代的老居干、有孤寡老人、还有独居贫困老人。这些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围坐在一起,十分开心。


    自7月1日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正式开业以来,这里已是老年人的第二个家,为了使养老服务达到全覆盖,使老人们都能享受幸福晚年,一大早,社区兵分三路,居干和党员志愿者们忙着柔面、擀皮子、包饺子;委员进社区小组组长田贤军带着政协委员们到福利院及居住较远且腿脚不便的老人家中去接人;还有“四点半学校”志愿者姜美香等带着青少年到孤寡老人胡秀清、潘惠兰等老人家里,用借来的轮椅把她们一个一个推到居家养老中心。十五位老人欢乐地聚集在一起,有说不完的情。而在厨房内锅里咕咚咕咚冒着热气,几百个饺子一会儿就煮好了。当一碗一碗端到老人们手里时,一幅友爱和谐的温馨充满了养老中心。(友爱街社区委员小组 周盈)



委员进社区倡导科学养生理念


    2014年8月1日上午,九龙洞社区委员活动小组来到日间照料中心休闲广场,为社区老年人送医送药,开展健康咨询,倡导社区居民“健康生活 科学养生”。


    活动中,委员小组组长石书华委员带领黄石市四医院医生,仔细地为社区居民测量血压,做健康检查,详细询问病情,热情解答各种疑问;小组政协委员、区政协秘书长方祥生等人现场发放常见病预防知识、科学养生宣传单。前来就医、咨询的居民络绎不绝,两个血压监测台前,都排起了长队,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据悉,该委员小组还将发挥医疗资源优势,为社区居民开展健康讲座,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知识。  (九龙洞社区委员小组 胡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