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竹溪县政协15日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发展林下经济”,与县委政府主要领导,15个乡镇、13个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共商发展大计。
竹溪县位于鄂、渝、陕三省交界的秦巴腹地,素有“物华天宝”的美誉。全县版图面积3310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11.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6%、植被覆盖率81%。勤劳善良的竹溪人民在多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零星“经营”着多种林下经济,但却总是靠天收获,往往徒劳无功、收效甚微。如何发挥好林业资源禀赋,积聚农业发展后劲,竹溪县政协主动作为、超前谋划,去年10月份,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到林下种养殖现场,进行实地调研;今年3月份,又召开对口协商会,就发展林下经济与乡镇、部门、村、种养殖大户沟通交流,初步达成“五林”(林药、林牧、林菜、林魔、林菌)模式的发展思路;随即将《探索“五林”模式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专题调研报告送县委政府参阅,报告反映的问题引起了县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提出的意见建议得到了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请政协适时召开一次专题协商会。
在本次专题协商会上,乡镇委员在发言时,建议县委政府科学编制《竹溪县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林下经济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坚持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突出特色、立体开发的发展思路,把发展林下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林下经济的发展潜力,为绿色崛起示范县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党群、政府系统委员结合部门职能,提出要成立林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和专业办公室,明确专人专责,对全县林下经济发展思路、目标、措施进行规划、管理、督办和协调。制定出台我县林下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着重从林地权属、产业发展、资金扶持、技术培训、市场保障等方面进行明确。加大扶持奖励力度,对林下经济发展快、规模大、效益好的乡镇、村场,从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此推动林下经济科学发展。
经贸系统委员认为,要积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走“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使一家一户的小生产通过龙头带动实现与大市场的对接。在每个乡镇培育2-3个50-100亩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引导农户发展,推动林药、林魔、林禽、林畜等多种林下经济模式加快发展。培育发展林下种养大户、专业村、特色乡镇,鼓励企业、大户、经济组织承包经营,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林下经济。
农业系统委员建议,要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由大专院校及农林部门专家就当前林下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关键技术进行现场授课、培训辅导,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由县林业、农业、畜牧等技术人员组成技术小分队,深入实地开展技术服务、现场指导、答疑解难,定期开展林下种、养技术培训。要依托科技支撑,积极引进、培育、推广适宜本地域的林间种植、养殖新品种、新技术。
发改系统委员在讨论时,提出要按照“群众自愿、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组织程度,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积极培育市场营销组织,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强产品的宣传,为群众提供详细的市场行情,构建专业化的营销网络。
“今年竹溪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崛起示范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委员们提出的这些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制定出台这一文件将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竹溪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认为委员们的意见建议恰到好处,下一步将把好的意见建议充分吸纳到《意见》中,努力实现林业、农业的双赢。
(竹溪县政协 张明夫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