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镇处没有落实模式运行的保障机制,致使垃圾清扫不彻底,收集运转不经常,农村环境卫生形势依然严峻。”5月7日,武穴市政协召开七届九次常委会会议,环保、住建、财政及各镇处等相关单位悉数到场,就建立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保障机制进行专题协商。
早在2012年10月,武穴市就基本建立了“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开展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改革试点,探索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管理机制。今年4月,武穴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深入该市石佛寺、四望和田镇办事处,就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试点一年来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虽然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但群众反映农村环境卫生问题依然比较严峻,缺乏组织、经费、制度等机制保障。
本次专题协商会上,市政协常委与市住建、财政、环保及各镇处负责人面对面坦诚交流,建议各镇处设立环卫所,增设公益性事业岗位,将城镇建设配套费50﹪用于环境卫生及垃圾中转车辆运行和维修费用,确保环卫所管理人员和垃圾中转运输车辆常态运转;建议建立村民卫生公约,开展十佳卫生村、十佳卫生垸和十佳保洁员评比制度,每季度组织电视台进行现场追踪采播,以此全面推进农村环境卫生工作。
(武穴市政协 余辉 林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