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蕲春县政协建言打造大别山“药源基地”

2014-09-16 02:08:08  
字体大小:【

 

    “看这蕲艾的长势,下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4月28日,药商陈华云站在蕲春县大同镇1000亩连片药材基地旁,笑呵呵地说。


    蕲春县是医圣李时珍的故里,也是传统中医药文化之乡,中药材资源极为丰富,《本草纲目》记载的1892种药物中,其境内的道地药材就有700多种。如何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壮大医药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蕲春县政协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形成详细的调研报告,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实施“药旅联动发展战略”的建议,把药材种植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多元化投入、产业化经营,打造大别山地区“药源基地”。


    自2012年开始,该县按照建设“华夏中药谷,东方养生城”的发展目标,大力实施“药旅联动”战略,确定了蕲艾、金银花、夏枯草、厚朴、栀子五大主导种植品种,采取政策推动、大户带动和部门联动的方式,以沿长江、沿蕲河、沿水库、沿大别山旅游公路、沿赤西湖为重点发展千亩连片中药材种植带,建成了20多个6000亩连片金银花基地、5000亩连片栀子基地和1000亩连片蕲艾基地。同时,一大批中药材生产、医药流通企业看好李时珍品牌和蕲春的资源优势,纷纷来此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立基地,引导农民围绕主导品种种植药材,当年新增中药材基地5.8万亩。


    今年以来,根据“药旅联动”的战略部署,各乡镇办通过招商引资、土地流转等措施,在突出5大主导品种的基础上,加快发展薄荷、丹参、菊花、桔梗、玄参等新品种,大力推进中药材基地建设。截止目前,全县已新增中药材基地面积31180亩,同比增长35.6%,其中蕲州镇建成了红门楼村、和塘垸村、下石潭村等3处千亩连片基地。今年全年中药材种植可突破6万亩,总面积可以达到30万亩,将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蕲春县政协  陈捷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