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说,有个候车亭真好,能歇歇脚是一回事,这么大的太阳也晒不到。政协委员的建议真好,处处都在为咱百姓着想。”4月9日,正在五山镇田河村候车亭等车的村民田光辉高兴地说。
“多在叉道口和农民集中居住的地方建一些候车亭,少建一些车站,这样既方便村民乘车,又少花钱。”去年3月,谷城县政协委员针对村民乘坐乡村公交,候车亭偏少,搭车随意性太强,不利于安全运行,夏天、雨雪天风吹日晒等问题,写出了上述建议。建议很快受到谷城县委、县政府、县政协的重视,谷城县交通运输部门积极落实建议。他们在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候车亭的做法,县领导满意,老百姓高兴,政协委员点赞。
近几年,地处山区的谷城县农村公路建设发展迅速,目前,已累计建设通村水泥路2300余公里。围绕“路通则车通”的目标,该县提出“车头向下、村口始发、通村达户、泽惠万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农村客运,营运班线已达30条,从事农村客运的车辆达164台,年客运量达368万人次。
农村客运车辆四通八达了,运行中还有那些不足?还有那些惠民、利民措施不够完善?去年2月,谷城县交通运输部门主动请政协委员“挑刺”,建言献策,力求更好的服务全县百姓。
谷城县政协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到全县偏远的五山、紫金、南河等乡村视察,走访村组干部、村民,政协委员写出了针对农村公路路面窄、等级低、会车点少,侯车点少的实际,在村庄集镇和村民居住集中点多建亭,少建站,让村民乘车更便捷的建议。
目前,谷城县已建乡镇五级站7个,候车亭100个,招呼站200个,硬化侯车点场地3000平方米,200多个村近40余万群众实现了在村头上下车的梦想。
(谷城县政协 马明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