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议政议到点子上 建言建到关键处  竹溪政协成地方发展的“高参”

2014-09-16 02:04:20  
字体大小:【

 

    “要摸清情况,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护短、不遮掩;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敢于建真言,善于献良策。”这是2月21日,竹溪县政协主席尹熙祥在“绿色产业引领区”专题协商活动筹备会上要求。同时也是竹溪政协多年来始终坚持的到农村、进农户、访民情,摸真情、建真言、帮真忙,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当“高参”。


    围绕中心献良策。去年十堰市委市政府授予竹溪“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大旗后,县政协迅速行动,主动作为,采取“主席挂帅、专班调研、委员参与、部门配合”的方法,组建4个专题调研组,围绕绿色生态、绿色产业、绿色旅游、绿色环保等课题进行调研,形成了一批调研成果。县长余世在县政协随后召开的“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专题协商会上指出,选题准、调研深、剖析透、对策好。要求纳入实施“绿色崛起”各项工作之中,同时以县政府办公室文件形式将协商提出的14大类56条建议意见,分解落实到25个相关责任单位,并亲自督办,开创了专文督办落实政协专题协商意见的先河。精准的选题,正确的定位,为全县绿色产业做大做强起了助推作用,到去年年底,全县绿色产业基地由原来的60万亩,增加到72万亩。同时推动了龙王垭茶业、梅子贡茶业、顺溪豆制品、云洗药业、天翔茧丝生化等一批“农”字企业迅速发展。


    围绕民生建真言。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言”。居住在县城尊师路的居民反映,尊师路等5条背街小巷无路灯、泥土路面不平整等问题。接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后,县政协对此十分重视,先后多次组织部分委员实地调研,并通过政协全会建言、调研报告、建议案、提案等形式呼吁改善背街小巷居民走路难等问题。此案得到县委县政府重视,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筹集专项资金300多万元对尊师路、大巷子、小巷子等背街小巷道路进行了硬化和亮化。政协竹溪县第九届一次会议上,一条《关于恢复中峰镇小南沟小学的建议》的提案引起了众多委员的注意。提案中说,小南沟村现有在读小学生100多名,由于原村小学校舍存在安全隐患被撤并,该村学生只能到10多里外的邻村学校上学,不少学生上学只能依靠家长骑摩托车接送或者乘坐私人“摩的”、出租车等,安全隐患大、负担重,群众反映强烈。提案被迅速交交到了教育主管部门,随后县政协主席尹熙祥又带领教育、财政、国土资源等部门负责人深入小南沟村,就学校撤并引发的问题进行调研,共同研究解决办法。经过协商,小南沟小学终于得到重建,去年秋季开学时,小南沟小学以全面新的面貌迎来了停办5年多来的第一批学生。


    据了解,委员们提交的地母庙公园美化亮化、城区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城乡公交的开通、集贸市场建设等事关民生的提案建议,一条条相继得到落实。县委书记余春存于是说,“县政协围绕民生建言、围绕发展献策、围绕和谐服务,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增进共识、推动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政协委员敢为、善为、能为、有为,不图虚名、不负众望、不负重托,真正做到了议政议到了点子上、建言建到了关键处。”(杜香平)


(竹溪县政协  杜香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