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竹溪县政协不断提高参政议政实效

2014-09-16 02:02:42  
字体大小:【

 

    2013年,竹溪县政协选择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真知学习,突出参政议政的建设性,不断提高参政议政实效。一年来,先后就生态建设、生态产业、生态保护、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等课题组织专题调研活动16次,报送的调研报告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批示的报告8篇,印发《领导参考》和《政府参阅件》7期,多条建议运用到《关于实施“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战略的决定》等全县重要文件和决策之中。


    围绕生态问题出实招。围绕怎样“保绿”、“护绿”,营造天蓝地绿水清新竹溪,采取“主席挂帅、专班调研、委员参与、部门配合”的方法,组建多个专题调研组,围绕绿色环保、环境污染、植树造林、推广烤烟生产“以煤代柴”、抓好矿区生态修复治理生态“天窗”等课题精深调研,历时三个月,广泛深入基层,征求各界高见,先后邀请各界人士300余人,召开各类座谈会10多次,走访大部分乡镇和企业,形成了一批调研成果,得到县委、县政府重视采纳,如为治理国道、省道沿线和谷竹高速竹溪县可视范围内的“天窗”生态修复,县有关部门启动了高标准造林工作,并层层签订责任状,级级落实造林任务,确保“栽一棵,活一棵,成一棵”。如采纳政协建议大力推进绿色城乡建设,全县开展争创绿色乡镇、机关、校园、家庭等创建活动,发动每个竹溪公民争做植绿、爱绿、认绿、护绿的先行者,使绿色崛起深入人心,基层反响很好。


    围绕产业发展寻良策。围绕怎样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打造修身养性旅游圣地等课题,扬政协之长,尽政协之力,围绕生态产业中的旅游、贡米、牛羊养殖、魔芋、中药材、“三品一标”等课题开展调研,创新调研方式,采取蹲点调研、外出取经、研学并举等多种方式,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取得真知灼见,最大限度地汲取各方智慧,提炼精辟观点,研究解决办法,报送党政决策参考后,县主要领导认为政协的调研抓住了关键、分析了差距、找准了对策,对促进工作具有积极作用,多项政协意见建议纳入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加快产业发展的文件决策实施,正在旅游、中药材、魔芋等产业建设中开花结果。尤其在助推旅游产业发展上,今年竹溪县对旅游产业重视力度和开发程度前所未有,偏头山、牛头山等旅游项目相继启动,民俗博物馆建成,旅游发展前景可观。


围绕民生问题建真言。民生无小事、事事总关情。县政协将农村“三无”问题(无人种地、无效种地、无能人带领种地)等作为调研课题,为破解“三农”难题作出了有益探索,促成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经营机制创新工作的意见》、《社会老年人及农村“空巢”老年人管理实施办法》等文件,通过县乡政协牵线搭桥,引回创业成功人士多人创建家庭农场,采取“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的方式,流转土地2万多亩,一度撂荒的土地现在成了“香饽饽”。 针对中部5乡(新洲、兵营、鄂坪、汇湾、天宝)因电站建设,在转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县政协提出清晰念好山水经,主攻打好库区牌的发展定位建议,智助县委、县政府对中部库区开发、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基础设施、旅游等方面加大投入,基层群众拍手称快。此外,县政协还对县城规划编修、开通公交车、建设停车场、背街小巷居民环境等问题说真话、建真言,县委、县政府出实招、办实事,采取“四城联创”集聚全社会合力,投资1亿多元实施了鄂陕大道改造、溪城中心市场整治、背街小巷升级等市镇重点工程,助推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和市民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


(竹溪县政协  彭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