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襄阳市襄州区政府出台文件,在全区大力开展“清千里渠、配百处电、建十大工程”等冬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活动。这是采纳区政协“关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案”的结果。
今年以来,百年一遇的持续干旱,给襄州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襄州区虽然是鄂西北有名的“旱包子”,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各项水利设施在当时已经能够覆盖80%以上的农田,如今,这些水利设施怎么了?为什么在今年没有发挥作用?带着这些疑问,襄州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到全区各镇和部分村、组,对全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通过视察调研,发现渠道淤积严重、泵站年久失修、水设施管养滞后是导致水利设施在大旱面前没有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并向区委、区政府提交了“关于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案”。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建议案,区委书记王宇华同志亲自签批“建议案很好,请财政、水利部门重点研究工作方案,并在今冬明春水利设施建设中组织实施。”区政府分管领导亲自邀请提案撰写人员一起,实地察看调研,并组织专班,狠抓落实。通过整合中央、省、市各项支农项目,筹集资金3亿多元,用于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区范围内大力开展“清千里渠、配百处电、建十大工程、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活动。
(襄州区政协 黎发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