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1+6的城市格局中,江夏将如何作为?在江夏区近日召开的城乡统筹发展研讨会上,来自北京顺义区、广州增城市等五个国家中心城市新城区的领导和城市设计师们,为江夏未来的发展绘制了美丽的蓝图。江夏区政协为助推城乡统筹工作发挥才智,成功引燃城区发展引擎。
江夏区总面积2018平方公里,有68万常住人口,区位优越、资源丰富、人文荟萃、风光迷人,现为武汉“1+6”城市组群大光谷南部生态新城。“十一五”以来,江夏区经济社会迅速发展,连续4年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评比中名列第一。在当前这个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推进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全区统筹城乡发展,突破瓶颈制约,缩小南北差距,实现江夏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和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
江夏区政协主席张敏主动请缨,带领郑店、安山和五里界三个试点集镇工作专班,多次深入实地调研察看,并专题研究统筹城乡发展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切实落实好各项工作。区政协也积极行动起来,由主席会议成员分别带领分管的委组,立足委员本职优势,通过走访、座谈和协商的形式,掌握了大量的资料,提交了《关于完善新集镇道路、管网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建议》、《关于扶持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关于改善全区投资软环境的建议》和《关于加强城区交通管网建设的建议》等多份高质量的社情民意和提案,分别建议科学谋划城乡空间布局、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卫生体系、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确保城乡一体化规划顺利实施。
江夏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采纳政协委员的建议,及时下发了《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将用“全域江夏”的理念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的互动融合,大力推进“四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基本公共服务向城乡社区集中,努力争当全武汉市“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的示范。区委书记汪祥旺批示道:“基于江夏的现实基础、独特优势和有利条件,要站高谋远、脚踏实地,按照‘全域江夏’的理念,将‘工业倍增、新城崛起、城乡统筹’三件大事,作为‘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城乡互融、城乡一体,实现城乡规划‘全域覆盖’、城乡产业‘全域带动’、城乡交通‘全域畅通’、城乡公共服务‘全域均衡’,整体推进城市和农村现代化,致力于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致力于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致力于探索出一条工业强区、产业富民之路,致力于探索出一条武汉大都市周边就近城镇化之路,致力于探索出一条都市田园的统筹城乡之路。”
据悉,2013年底,江夏区城镇化率将达到5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1.5:1之内,试点集镇和中心村的建设取得初步成效,逐步使江夏成为城乡融合一体发展示范基地,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武汉大光谷南部生态新城。
(武汉市江夏区政协 涂亚娟 赵卉琴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