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培养地方选手到诞生世界冠军、从数量惊人的企业羽毛球场到社会羽毛球馆——西陵,这一拥有羽毛球运动传统的城区,正在勾勒一幅“中国羽毛球之乡”的蓝图,这也凝聚着西陵区政协的辛勤汗水。
西陵区是宜昌中心城区,辖区有羽毛球场馆52处、羽毛球场地303片。多年来,该区诞生了赵芸蕾、魏轶力、刘路、程瑞四位羽毛球世界冠军。向省级以上专业队输送优秀运动员30余人,在世界和国家级大赛中获得冠军50个次。“这是西陵区长期重视羽毛球项目所结出的累累硕果。” 西陵区政协委员、体育局局长席群英表示,经过多年的积累,如今,羽毛球已成为西陵区群众基础最广和具有较大传统优势的体育项目,常年举办的羽毛球业余比赛、俱乐部联赛、邀请赛、单位系统比赛20多次,爱好者数以万计。
庞大的群众基础、顶尖的竞技运动员,以“中国羽毛球之乡”为目标的西陵还缺什么?8月26日,在“西陵区创建‘中国羽毛球之乡’品牌”重点提案督办会上,政协委员们纷纷建言:一是大力推进羽毛球馆设施建设。重点推进西陵区羽毛球馆项目建设,使之成为全区标志性公共体育设施。二是大力普及羽毛球锻炼活动。深入开展羽毛球“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小区”普及推广活动,提高羽毛球项目的参与率。三是大力加强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积极开展选材输送工作,认真落实“体育争光奖”奖励办法,实行金牌战略和项目责任人制度,建立完备的人才成长体系。
据悉,该区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羽毛球馆项目即将启动,同时,在街乡整合利用一批、在辖区单位引导新建一批、在公园小区内改造一批,形成全方位场馆设施体系。西陵区政协主席祁必清表示,“通过几年的发展,西陵将会逐渐成为未来的羽毛球之星的摇篮,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羽毛球之乡’。”
(宜昌西陵区政协 潘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