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竹溪县政协为打造“秦巴药谷”办实事支实招

2014-09-16 01:59:45  
字体大小:【

 

    竹溪县九届政协围绕县委政府打造“秦巴药谷”出主意想办法。去年11月份,主席尹熙祥带领县农办、科技局及部分乡镇赴安徽亳州、山东平邑考察药材产业发展情况,并与亳州市新科药材种苗生产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建“秦巴药谷”协议。还采取联谊活动、走访座谈、开明招商等举措,以真诚之心请回在安徽和山东创业的县政协委员敖勇、彭寿高等回乡创业,在蒋家堰镇投资亿元,现已建成集科技推广、生态观光、产业示范为一体的5000亩中药材高效科技示范园,发展以牡丹、芍药、贡菊、丹参等为主中药材种植和药材苗圃基地。在他们带动下,该镇72名产业科技示范带头人发展种植中药材2万亩,提供就业岗位1200多个。

    竹溪县素有“动植物基因库”、“中药材大观园”、“天然药库”等美称。如何破解当前中药材产业“四缺四靠四低”的发展瓶颈,县政协今年又组建调查专班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科学布局,按照国家GAP的要求发展药材规模种植,以丰溪、泉溪等南部乡镇为核心种植区,以药材专业村为重点、以专业大户为支撑,逐步建成三大药材产业带;强化措施,通过优选品种,完善投入,设立药材投资发展公司和推行药材种植保险等防范风险机制,奋力打造“秦巴药谷”等好的意见和建议被部分乡镇推广运用。

    泉溪镇首先按照规模化推动、标准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生态产业发展要求,现已发展5个药材专业村、药农112户,辐射带动全镇的13个村(场),种植各类中药材达1.1万亩,年均总产量达400万公斤,预计实现产值1100多万元。“我根据泉溪镇地理和气候特点,投资6万多元发展云木香200多亩,平均亩产500公斤,年均毛收入达23万多元。”该镇药农谢守新边算账边介绍说。

    龙坝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引进丰源中药材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种植丹参、白术、菊花等700多亩药材基地。农户每亩年毛收入为5000—6000元,纯收入可达2000元以上,比种大田作物高出3倍多,农民种植发展药材产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


(竹溪县政协  吴晓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