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农民外出找活干 农村土地有人干  竹溪县政协通过社情民意助推农业农村发展

2014-09-16 01:59:22  
字体大小:【

 

    “我希望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多种一些当地的老品种洋芋、苞谷、黄豆、荞麦等粗杂粮,喂养一些本地猪、羊、鸡、鸭等,可以综合利用,循环发展,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家庭农场主’”竹溪县源茂林场农民向贤达在谈到以后打算时高兴的说。  
    今年初,竹溪县政协在走访委员时了解到,农村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只剩下妇女儿童和留守老人在家务农,很多土地荒芜无人种。为了有效遏制这种“农民外出找活干,家里农活无人干”的现象,竹溪县政协调研专班通过深入实际、深入农村、深入群众,提出要制定出台含金量高的优惠政策,在创业场地、金融信贷、创业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激励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创业条件的农民主动创业;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给予土地规模流转大户一定的资金补助,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庄”;相关部门要对全县土地“撂荒”现状进行专题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撂荒”问题等,这些建议意见以社情民意的形式反映,得到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转化运用。

    “县上出台了这么多种荒地的惠农政策,种庄稼国家还倒贴钱,要是这些荒地都能种上苞谷,那该多好!”刚满60岁向贤达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把离房子近的“抛荒”地全都开垦出来,他算了算有15亩多地,全都种上洋芋,收成好卖了3万多斤,还套种上不施化肥、不喷洒农药的苞谷,因是绿色食品,价钱卖的好,他种植的积极性更高了。
    在各种优惠政策激励下,中峰镇双竹生态食品开发公司通过土地流转6000亩,发展生态贡米产业;回归创业人士敖勇、罗正全带领80多人,采取“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的方式,规模流转土地2.7万亩发展中药材等地方特色产业,一度“撂荒”、“抛荒”、无人种的土地现在“紧俏”起来了。


(竹溪县政协  吴晓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