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一大早,谷城县冷集镇彭家河村党支部书记蔡富勇赶到该村四组,为十余户群众协调用水问题。经过一个多小时调解,水泵终于恢复轰鸣,碗粗的水柱从水管喷涌而出。
就在前一天晚上,蔡富勇接到本村村民打来的电话。村民焦急地说:“眼下干旱,田里等着灌水,可是大家都想抢先一步,导致发生了矛盾。大伙实在没办法了,只能按社会管理服务卡上的电话找你。”这是该镇采纳县政协委员建议,在全镇探索推行“社会管理服务卡”制度,服务“大民生”取得的成效。
谷城县政协委员尚晓红等在走访农民中发现,虽然实行联产承包制度30多年了,但农民与农民之间,遇到的很多事情,仍需要村干部出面协调、服务、化解才行。但如何解决,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村干部?经过调研、深思熟虑,尚晓红写出了《关于在村、社区推行‘社会管理服务卡’制度的建议》。建议很快受到冷集镇党委、政府的重视。经过办试点、后期完善,于今年3月在全镇推广。
冷集镇党委书记梁河桥介绍:全镇推行社会管理服务卡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笔者随政协委员尚晓红来到该镇冷家沟村走访农户,农民李大国拿出了一张红色小卡片,只见上面写有村干部服务管理热线(联系方式)、服务宗旨、服务管理内容、服务管理激励机制等内容。笔者一连走访了3个村20多户农民,每一家农民都能拿出类似内容的小卡片,社会管理服务实现了全覆盖目标。
该镇为让“社会管理服务卡”机制落到实处,由包片领导、驻村干部结合入户巡访,每月对村干部服务是否落到实处进行随机抽查和通报,以确保制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小卡片效果显,作用大。全镇39个村推行“社会管理服务卡”制度以来,各项工作健康发展。三至七月,全镇无一例治安案件,有问题、矛盾到镇、县上访(信访)下降了70%,邻里纠纷在村里都解决了。
(谷城县政协 马明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