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政协按照“谋大事,参大政,议要事,求实效”的要求,将农村“三无”问题(无人种地、无效种地、无能人带领种地)作为今年协商议政重点课题,运用视察调研、专题协商、咨政建言等工作载体,在破解农村无人种地上献良策,在寻求解决农村无效种地上建真言,在探索农村无能人带领种地上支实招,为破解“三农”难题作出了有益探索,议政建言成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转化运用。
一、深入农户察实情。未来农村谁来种地,怎么种地,谁来引领种地?引起了竹溪政协的高度关注。3至4月,该县政协结合开展“学创”活动,采取走访座谈、问卷调查、咨询论证等方式,就农村“三无”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县政协组成4个专题调研组,分别由主席带队,进农户、看产业、察农情、访百姓,与乡干部和农民群众话梦想、谈发展、问思路、商对策。通过调查,深切感受到农村无人种地渐成趋势,无效种地已成难题,无能人带领种地成隐忧。山区农村和城市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发展“势差”,农业副业化、农民兼职化、劳动力老龄化、村庄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
二、专题协商支实招。如何破解“三无”难题,县政协在调研的基础上,5月下旬组织召开专题协商会,各位常委分别从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改变打工经济独大局面,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土地有序流转,实施生态移民、加速新型城镇化步伐,抓好技能培训、加大培养创业型农民等不同侧面广泛建言献策。随后,向县委县政府报送了《破解农村“三无”问题,增强“绿色崛起”后劲》、《大力发展“三品一标”产业,推动农特产业提质增效》、《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大力发展农村家庭农庄》等6篇调查报告,促成了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经营机制创新工作的意见》、《竹溪县社会老年人及农村“空巢”老年人管理实施办法》等文件。
三、竭尽所能办实事。该县政协注重发挥优势,积极开展以“联乡村、促民间投资,联企业、促招商引资,联大户、促自主创业”为主要内容的引资创业活动,在引进企业、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项目、引进人才等方面办实事、作贡献。各位主席结合中心工作,分别带队到外出创业比较密集的广东、青海、安徽、山东、云南等省份走访政协委员和创业成功人士,广结乡友乡缘,开展联谊招商,促成了亳州市新科药材种苗生产有限公司与我县签订了投资10亿元共建“秦巴药谷”协议,请回敖勇、彭寿高等在外创业成功人回乡投资注册了湖北秦巴药谷晨康药业有限公司,在黄石头、洞沟河等周边6个村,发展以牡丹、芍药、贡菊、丹参、桔梗等为主要品种的5000亩中药材示范基地。在蒋家堰镇兴建药材和苗木产业示范园。在他们的带动下,该镇中药材基地面积达20000亩,培植产业科技示范带头人72人,吸纳回乡创业成功人士9人,组建专业合作社5个。此外,通过15个乡镇政协联络处的牵线搭桥,引回贺德军、罗正全等创业成功人士80多人,采取“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的方式,规模流转土地2.2万亩,一度撂荒的土地现在成了“香饽饽”。
(竹溪县政协 李章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