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细心工作、为民解决难题”。 近日,笔者在宜昌西陵区土街头社区见到一面鲜红锦旗,锦旗的背后,是社区“帮你”工作室志愿者吴佳一帮助楼指东老人的生动故事。“小吴多次来调解,才化解了我与邻居因安装遮阳雨棚发生的纠纷,让我们两家和好如初。”楼大爷感激地说。这是区委、区政府采纳政协建言为群众办的“大好事”。
“有话对‘帮你’工作室说,有事‘帮你’工作室帮忙办,我们信得过!” 去年2月底,宜昌市西陵区政协组织委员专题调研该区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时了解到,从2005年开始,先后建起了党员工作室、社区居民聊天室、“两代表一委员室”、心理咨询室。在实践中发现,这几室虽然为民办了许多实事,但存在墙面挂牌过多、过杂,服务对象单一、覆盖面有限等问题。
为此委员们建议在社区设立“帮你”工作室,对服务对象相近、服务方式相似的平台进行统一整合,并与社区网格化管理进行有机对接,建立社区专干及网格员、社区自管党员、辖区在职党员、“两代表一委员”、群众骨干和中介服务主体等6支服务队伍,为居民提供家电及房屋维修、家庭病床、心理疏导、民事调解、环保护绿等便民利民服务,形成“帮你”工作室全新服务模式。
此建议得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去年3月先在土街头、石板溪社区试点建设“帮你”工作室,在西陵街道9个社区进行推广,深受居民欢迎。目前,西陵区40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帮你”工作室,吸纳各类志愿者1.5万人。截至6月底,“帮你”工作室为民解困4251件,受理办结率达98%、满意率达95%。
(宜昌西陵区政协 潘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