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对于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政协305名委员来说,格外充实,他们既要加强理论学习,又要进行走访视察、开展调查研究、收集反映民意。该区大街小巷里,留有他们的身影,56个在建项目,成为他们的活动场所,这是他们深化“四走”活动和开展建设学习型委员队伍活动的真实写照。区政协委员余凡秀坦言:“‘四走’活动给我创建了一个有效履职的载体,拓展了我的社交面,丰富了我的人生,学习型委员队伍建设增强了我的理论自信,提升了我的履职能力”。
该政协主席李太平介绍,2012年换届以后,五届政协为充分发挥委员的作用,在委员队伍中广泛开展以“走向实际,掌握社情;走进群众,服务民生;走出樊城,联谊交流;走到机关,建言献策”为主题的“四走”活动,激发了委员的履职热情,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今年,为提高履职水平,我们继续深化“四走”活动,并提出建设学习型委员队伍活动,这两项活动得到了广大委员的积极响应,已成为委员们谋求作为的平台和展示能力的舞台,使他们的激情在履职中燃烧。
据了解,目前,这两项活动,已在该政协11个联络处有效展开。该政协米公联络处从建设活动阵地,构建学习网络着手,建立了委员之家和社区活动室,服务片区委员学习和履职。同时,开展了4次视察活动,并为雅安地震灾区捐款37205元。汉江联络处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传统学习与网络阅读相结合、互动交流与结对探研相结合等“四个结合”的学习方法,组织片区委员学习理论,钻研业务,服务履职。同时,开展2次活动,为征迁企业提出建议5条,反映了2条“征迁”方面的问题。并以“1*1”结对帮扶片区困难家庭41户,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26人。……
短短几个月来,该政协305名委员召开学习交流会13次,开展集体和自主调研40多次,进行走访视察活动30余次,向区委区政府提出意见建议120多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51篇,捐款捐物达200多万元,帮扶困难家庭343户,为征迁失业的群众解决了200多个就业岗位。该区的56个在建项目,政协领导亲自包保了13个,委员直接参与了26个项目的建设。
(襄阳市樊城区政协 胡柏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