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反映工作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需要,是创新人民政协工作的需要,是提高政协工作自身形象的需要。作为一名兼职的社情民意信息员,我认为要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必须增强问题意识,带着问题抓信息,全力提高命中率。我去年撰写10条社情民意信息,有8条是问题性、建言性信息,其中被省政协采用6条。
一、加强理论学习。学习是永恒的课题,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做好社情民意信息报送工作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人民政协理论,来武装头脑,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开阔视野,使自己“站得高,望得远”。去年中央1号文件出来后,我认真学习领会精神,结合实际思考几个问题:当前农村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农民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等等。我去年围绕“三农”问题写了5条社情民意信息,《族长村长不分的问题应予以关注》、《“空壳村”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农村老土改根子有失落感》等被省政协采用。中央关于薄熙来违纪问题公开处理之后,针对社会上一些言论,我又采写了《当前农村有三种思想言论应引起重视》,被省政协采用后,专报省委,省委立即采用。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我去年学习了十八大《报告》和李鸿忠同志推荐的《中国为什么能?》《公司的力量》等4本好书,积累学习笔记2万多字。
二、勤于采访调研。作家用笔写字,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用脚写稿,好信息是“跑”出来的。我经常带着问题深入基层,广泛走访干部群众,问计于民,从群众中汲取营养,掌握第一手材料,提高社情民意信息的“鲜活度”。去年7月,我采写了一篇《村长族长不分问题应予以关注》,先后深入5个镇10个村进行调研,走访了20多人次。在调查中,我才真正掌握了不少村的村委会主任由大姓大户的“族长”担任,严重影响基层政权建设,损害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威信。我在信息中提出的五条新对策都来自于基层群众的建议,省政协采用后,也被省委《信息专报》采用。《建议对农村过时标语进行刷新》这条信息就是我在海拔640米的后山毕垅村发现的,这里还有“抓革命促生产”、“备战备荒为人民”“农业学大寨”等标语,于是我就写了这条信息。一年来,我共计撰写10条社情民意信息,利用20多天,走访了8个镇区的30多个村和县直部分单位。
三、注重写作技巧。社情民意信息是一种特殊文体,既不同于一般动态性政务信息,又不同于调研文章,更有别于新闻报道,是人民政协调研工作创新发展的产物。社情民意信息是写给领导看的,必须文字简洁、问题深刻,能够吸引领导者“眼球”。我注重在标题上、各分段的“观点语句”和开头、结尾上做文章,要精雕细刻,达到自己满意的质量要求。每条信息,我都要认真修改3次以上。例如:《农民备耕有“五盼”》,五个方面的要求,都用“四个字”概括,一盼“政策上门”,二盼“农技培训”,三盼“农资打假”,四盼“优化环境”,五盼“售后服务”。《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面临三大困难》,在分析困难时,我认真提炼了三个“问题观点”:一是法人代表不重视;二是政工人员不积极;三是党员作用难发挥。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四、弘扬奉献精神。我是一名宣传工作者,在县委宣传部分管新闻舆论工作,工作任务艰巨。要当好兼职信息员,坚持为政协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弘扬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培养激情,使自己热爱这项工作。我撰写的社情民意信息大多数是利用双休日采写的。
(阳新县政协 向能来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