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政协枝江市五届委员会的开局之年。回望这一年的工作历程,新一届枝江市政协主动谋事干事成事、凝智聚力,推动“枝江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冲刺全国县城经济百强”的足迹清晰可见。
“长江岸线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对未批先用、批而不用、多批少用的乱象,应立即叫停……”去年4月,在枝江市政协举行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上,常委们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探讨,共商长江岸线资源开发保护大计,提出的“科学编制开发保护规划”等20多条意见和建议,得到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回应。
去年,像这样的“高端协商议政”,枝江市政协还有失地农民安置及生活保障、江口老城开发与建设、残疾人事业发展。
围绕发展和民生重大问题开展协商议政,只是枝江市政协主动谋事、广聚民智的一个方面。一年来,枝江市政协先后举行1次全会、8次主席会议、4次常委会会议,5次主席会议视察、3次常委会会议咨询问政,收到提案170件、社情民意信息75篇。一组数据、多种形式,履职成果丰富而实在。这当中,还不包括各专委会、联络处、界别小组开展的履职活动。一批富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党政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化作了相关部门的具体行动。
特别是立案交办的141件提案全部按时办结,落实率达到76.6%,创下历年新高,推动一批制约区域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问题得到解决。如职教资源整合、废旧塑料加工场整治、殡仪馆搬迁等工作的实施,都与提案推动密不可分。编报的26篇社情民意信息,为党委、政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提供了快捷通道。
“议大事还要出大力。”在枝江市政协主席陈燕看来,仅仅谋事议事还不够,作为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基层政协,还应汇聚各方力量,为推动区域发展办大事、出大力。
倾力服务项目建设,真诚服务基层群众,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和生动诠释。6位主席、调研员及机关干部,负责联系七星台工业园及金太源高密度纤维板、三宁公司20万吨己内酰胺、湖北化肥乙二醇、中冠纺织10万锭精纺、紫云姚地方铁路、白洋新城等12个园区和项目,对所联系的每个园区和项目,都是尽其能、倾其力、施其才,保证了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参与构建的政府融资平台,全年累计融资4.14亿元,创下历年之最。协调开展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业务,共为5家企业担保贷款1750万元,为1705人提供小额担保贷款8576万元。
“三进”、“三送下乡”、“三万”等系列活动的开展,更是把政协委员和各方力量凝聚起来,汇聚成服务基层群众、助力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去年4月,作为枝江市政协精心打造的履职新平台——政协委员“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拉开序幕。台上“主角”无疑是委员,他们纷纷走进基层,察民情、解民忧,谋发展、办实事,好戏连台。自活动启动以来,累计收集社情民意信息240多条,为企业和基层群众办实事120多件。
送“文化、科技、卫生”下乡,作为市政协多年的“保留节目”,今年上演得更加精彩。仅在七星台镇李家岗村和董市镇平湖村开展的两场“三送下乡”活动,就为当地农民举办技术讲座5场,发放技术资料2万多份,免费诊治病人200多人(次),举办文艺演出2场,深受当地农民欢迎。
“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疏通农业“命脉”,建设美丽乡村。从建言鼓呼到驻点帮扶,从捐款捐物到清扫垃圾……两轮“三万”活动中,枝江市政协领导、机关干部及委员们献计出力的身影无处不在。
主动谋事,积极干事。正是凭着这样一种有为的精神,这样一份执着的追求,新一届枝江市政协在推动跨越发展、冲刺百强的征程中,书写出绚丽篇章。发展没有尽头,履职一路相伴。新的一年,枝江市政协谋事干事成事的脚步将更加铿锵有力。
(枝江市政协 王道荣 贺必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