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来,宜城市从积极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入手,致力于把委员推向前台,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服务管理,以积极推进委员科学化管理。
在健全制度上,一是出台工作制度。随着镇(办)政协联络处的成立,指导基层政协开展工作迫在眉睫,为此,今年3月,宜城政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协联络处和委员活动组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政协联络处和委员活动组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对组织和推动委员学习、开展调研视察活动、收集社情民意、开展服务基层活动、开展建功立业活动、积极参与市政协组织的各项活动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规定。二是出台委员管理办法。5月,以中共宜城市委文件,转发了《市政协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协委员管理的实施意见》,不断强化长效机制建设,即建立了履职考核机制、委员进退机制和保障服务机制,进一步加强了委员管理和委员履职考核的组织实施。三是完善量化考核机制。配套出台了《关于政协委员履职的考核办法(试行)》,进一步细化、量化了委员履职考核的内容、办法、程序和奖惩措施,对年底考核靠后的委员予以组织处理,解决委员出口不畅的问题。同时,继续完善各联络处、活动组、专委会、科室的量化考核管理办法。结合年度工作要点,出台具体可行的考评内容及评分标准,年初量化任务,年底量化考核,一年一表彰,推进了政协工作由务虚向务实转变。
在服务委员上。一是搭建平台,创新委员履职环境。主要搭建三个平台:搭建知情平台,让委员把握履职之要。在政协全会、常委会和委员议政会上,我们都邀请党委、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通报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稳定和谐及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让委员全面熟知“上情”,充分了解“内情”,做到知情参政;搭建信息平台,畅通委员履职渠道。通过举办主题约谈活动、开通社情民意热线、创办社情民意信息专刊等形式,搭建委员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舞台,号召每位政协委员每年至少向政协报送一篇社情民意信息稿件,打造畅通便捷的履职渠道。在全体委员中聘请了40多名社情民意信息员,通过集中培训、编印下发参考题目等形式帮助他们掌握搜集社情民意信息的技巧和方法,广泛收集上项目、扩内需、重民生、促发展、保和谐等方面的问题及建议,筛选整理编印成《社情民意信息》期刊,报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党委、政府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搭建参与平台,拓展委员履职空间。在政协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我们都尽可能多地让委员参与进来,给他们发表意见、展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层面积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委员之家。印发了《关于建设“政协委员之家”实施方案》,要求各政协联络处、委员活动组要按照“七有”工作标准建设委员之家,委员之家建设效果显著。同时,市政协机关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今年投入部分资金,建起了委员活动室,配备政协理论、报刊书籍和乒乓球、台球等设施,让委员到政协机关有位置、有活动场所、有家一般的感觉,激发了委员履职热情和积极性。三是设计载体,动态管理委员履职情况。务。建立了委员档案,一人一档;编制了政协委员电子信息档案,对委员的履职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四是扩大宣传,及时反映委员风采。宜城政协一方面积极向省、市政协新闻媒体上反映委员风采,另一方面编辑出版《宜城政协》,主要刊登委员照片、职务、联系方式,所在界别及部分企业家委员企业、产品介绍等,在方便委员联系交流的同时,更好地宣传了委员所在的企业、产品,受到了委员的一致好评。
这些举措都较好地加强了委员的管理,调动了委员履职积极性。
(宜城市政协 陈建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