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县政协委员建议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进入谷城县石花镇,整洁鲜亮的农庄跳入眼帘:家家门前植花草、扎围栏、置垃圾箱。12月2日,谷城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现场参观、观摩石花镇水星台村、杨溪湾村、小坦山村等环境整治现场,昔日的垃圾围村、脏、乱、差现象不见了。小坦山村村民杨树声拉着县政协委员王兆明的手说:“如此焕然一新的村庄才是我们向往的生活。这都得感谢你们政协委员建言献策,才使我们的村庄面貌发生了大变化。”
今年春,谷城县政协王兆明接到村民反映:现在的生活好了,可部分村庄垃圾围村、脏、乱、差问题却十分突出。民生问题无小事。王兆明及时把村民意见、自己的想法反映给了石花镇政协联络处主任吴浩瀚。很快,吴浩瀚便组织政协委员宛玉琴、常银甫、康涛、王金茂等到村民反映的村及周边村走访、调查,倾听、征求村民的意见、好的解决办法。随后将写出的《关于整治乡村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建议一式多份,交给了谷城县政协、石花镇政府等相关机关。
建议受到县政协领导、石花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自4份起,不仅石花镇开展了乡村环境整治,全县另外9个乡镇、开发区246个村也开展了以乡村环境整治为基础,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打造绿色幸福家园活动。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在谷城县政协的跟踪督办中,环境整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延伸:全县各个村开始合理确定垃圾收集池布点、垃圾填埋场选址规划,编制村级环卫整治资金预算,做好保洁员选聘工作,推动乡村环境整治工作,全力做好“两清、两建、两扶、三化、三创”,即清垃圾、清沟渠,建设施、建机制。在每一个行政村内按户数配置若干个垃圾箱,兴建垃圾池(垃圾房),并适当配备垃圾清运车辆。做到村村建有垃圾收集设施,分区域建有垃圾处理设施,安排保洁人员,每个村按150户或500人左右标准配备一名保洁员,按30-50户标准配套建设一个垃圾池,80-100户配备一辆垃圾板车,每个村建立一套日常保洁长效保洁管理制度,做到卫生保洁常年有人管,垃圾日产日清。村民昔日乱扔、乱堆、乱搭、乱放等不良生活习惯正在逐步改变,崇尚科学、文明的村民越来越多。
(谷城县政协 马明刚 张小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