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每一年的建议案预案,选中者有奖;提案、大会发言、社情民意、信息以及好事实事,评上优秀的有奖!武汉市新洲区政协坚持此制度好多年了。
提的建议要有根有据有可行性;协商发言,要言之有物,献策献到点子上,建言建到关键处;正因每年的大会对政协委员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新洲区政协农业科技界别的委员,9月6日开展了一次赴武汉市国税局农村扶贫奔小康联系点春光村的视察活动。
临行前,大家认真遴选课题:怎样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究竟怎么样才能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留守妇女、老人和儿童问题,如何帮扶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如何妥善解决农村道路出行、安全饮水、农田水利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难题。委员们紧紧抓住契机,制订详尽方案,以便“刨根问底”,并在现实中“面对面”地找到答案。
今日春光村
9月6日上午9时,新洲区政协委员一行抵达春光村。沿着水泥路直抵村部,再一溜烟可以轻快地到达每个村湾。与市国税局工作组一块住在该村的新洲区国税局副调研员邹新力忙前忙后当向导,并介绍春光村的情况:春光村是新洲区李集街邻近红安县的一个山区,是省级贫困村,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该村有27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全村版土面积6.4平方公里,有17个自然湾,12个村民小组,1973人,2367亩耕地分布在8017块小山坡和岗地上,8000亩山林郁郁葱葱。
走进茶园,有人哼起了《茶山情歌》;
走上山岗,一派丰收景象,有人唱起了《站在高岗上》;
走近习练腰鼓的妇女,想起了《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致富多谢国税人
春光村党支部书记程自贵今年4月荣获武汉市人民政府第15届劳动模范称号,他毫不掩饰地说,“春光村近几年变化巨大,国税人真情帮扶,是市国税局倾力扶持、真情帮助;我获奖,应该是沾了‘国税’的光!没有武汉市国税局全方位的援助,可能我们这里仍然是穷乡僻壤,还是落后……。”
程自贵回顾起市国税局自2008年4月7日进村以来做的好事,办的实事,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当初,春光村村级办公场所破落凋零,市国税局工作组进驻不到3天,立马投入5万元进行修缮,并购买了全套办公设备,安装了体育器材;通过调查走访,村民反响最强烈的是道路难行、出行不便,市国税局二话不说,投入帮扶资金20多万元,修了一条宽35米、长8.27千米的硬化出行道路。
接着,市国税局请华农的专家到春光村检测分析土壤,看适合发展何种产业。当专家们认定该村土质适合种油茶和适合发展茶叶生产时,2008年冬天,一场油茶大开发在春光村火起来了!市国税局先后耗资8万多元购优质油茶种籽和茶叶树苗。如今,春光村油茶种植面积3000多亩;受其影响,周边村被春光村带动起来,目前整个李集街油茶已发展到1万余亩,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途径和“支柱产业”!
光管种还不行。市国税局认为,管种不管收,农民仍无收成。在他们的关怀下,春光村成立了莲花园种植合作社。合作社指导种植、合同保底价收购油茶籽和茶叶,年纯收70万元,户平年增收1500元以上。
市国税局进驻春光村就开始扶持的养鸡专业户程刚进,通过逐年滚动投入发展,现在养殖规模达1.6万只蛋鸡,年收入超过20万元!
昔日守着脊薄地,外出打工无门的农民,通过市国税局牵线搭桥,190多名剩余劳动力得到安置,2009年输送出去的程明,如今在东风本田的年收入达到8万元;市国税局推荐到华远建筑集团打工的周贵喜,一步一个脚印,已从一名农民工走上了副老总的领导岗位!
近几年,市国税局干部职工涌跃捐款奉献爱心,为春光村考取大学的贫困家庭慷慨解囊1.8万多元;去年,该局局长带队开展“情系老区”活动,为全村207名学生发放学习用具和生活补贴4万多元。
在去冬今春的“三万”活动中,还帮春光村挖塘建库13口。
春光村好风光
武汉市国税局未进驻春光村以前的2007年,该村人平纯收不到2500元,2008年4月7日进驻之后,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入手,从引导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动手,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着手,开展了一系列的培养造血功能活动;2011年,春光村农民人平纯收7130元。
春光村变了,不再是荒山秃岭,不再是泥泞路难行,不再是粮棉油一统天下,也不再是“望天收”。
放眼望去:油茶硕果累累,荣叶青翠欲滴,一条条水泥路如玉带伸进村湾;山青了,水绿了,农民新房多了!
视察的政协委员觉得,这里空气真好,这里变化真大,这里真是个好地方!
几年来,春光村先后被武汉市委、市政府授予“扶贫开发与老区建设先进单位”,被新洲区委、区政协授予“扶贫开发与整村推进先进单位”;省市领导涂勇、张学忙、贾耀武、卢国强先后到春光村视察、检查和指导工作,并对武汉市国税局持之以恒帮扶老区给予了首肯。
一位参与视察的政协委员深有感触地赋诗一首:国税驻点春光,村民个个沾光,村湾环境变样,四季茶花飘香。
(武汉市新洲区政协 黄金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