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襄阳市政协副主席龚爱华带领调研组就精心打造文化精品来宜进行调研。副市长何晓波汇报了宜城文化软品牌资源的基本现状情况。
近年来,宜城市在服务“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建设中,紧跟文化襄阳建设步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依托,通过深入开展挖掘整理和文物研究工作,加大了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展演力度,充分发挥了文化遗产独具特色和艺术魅力,广泛参与各种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宜城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在精心打造文化精品工作中,结合宜城本地实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宜城市博物馆建设、设计和布展格局,开创了全国县级市的先河,并对市民免费开放。特别是以《宋玉悲歌》为代表的襄阳花鼓戏等作品曾入围省舞台精品工程备选剧目,并获得省第八届“楚天文华奖”主演一等奖、导演二等奖、作曲二等奖、编剧三等奖等殊荣。
龚爱华副主席对我市打造文化精品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要求宜城深入挖掘楚文化资源,紧扣文化内涵,结合实际打造文化精品。在领导重视的同时,对文化的经费投入给予充足的保障;要想方设法使用、留住文化人才,确保人才不流失;要将精品创作工程列入考核内容,持之以恒地抓好精品文化建设;要完善机制,建立交流活动平台,积极呼吁广大人民群众互相探讨、学习;要如实反映文化建设推进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动员、发动委员积极参加文化建设,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保持系统联动,市县两级要主动联系,劲儿朝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有质量、有效果的体现基层对打造文化的心声,为建设文化强市、推动宜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宜城市文化艺术界委员也纷纷建言献策,为全面建设文化襄阳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宜城市政协副主席张富山陪同调研。
(宜城市政协 王双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