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城市政协注重高点站位,辩证处理社情民意信息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坚持质量领先,努力通过建立“四有”机制,积极探索创新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
1、有制度。为加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在规范完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条例》和《信息奖励办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宜城政协信息网,形成了良性的协调沟通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信息员会,建立信息调度会制度;把社情民意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管理,建立信息考核机制。
2、有队伍。在每个乡镇联络处和委员活动组聘请一名信息联络员,负责收集社情民意信息,及时反映群众诉求和社会舆情。同时,聘请10名热爱政协工作的“笔杆子”作为骨干信息员,注重收集各个方面的社情民意,形成高质量的信息。
3、有创新。一是社情民意综述效果明显。每年年中,在开展“三联”活动中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形成社情民意综述,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阅示,市委、政府主要领导也多次安排“两办”进行督办,并得到落实。今年,市委书记胡军同志亲自签批“绝大部分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请市政府将这些问题进行梳理,责任到单位,拿出整改方案,马上办督办落实”,市政府办公室专门下发通知,将每个问题或建议责任划分到每个副市长、每个相关单位,促进了一大批民生问题的解决。二是创办社情民意专报。宜城市政协对较为重要的、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信息,专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帮助党委、政府及时准确掌握社会舆情。
4、有成效。宜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非常重视社情民意工作的办理,签批率达到100%,承办单位落实非常及时,办理效果也非常明显。如,近日的第15期社情民意《关于增设罚没款征缴点的建议》,得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武义泉亲自签批,财政局结合实际情况迅速落实,半个月内,协调相关单位,在全市所有农行营业点开通罚没款征缴网点,并在邮政储蓄增设网点,通过增设网点,促进了社情民意的办理落实,推动了部门工作。
(宜城市政协 陈建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