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竹溪县委、县政府创造性贯彻落实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规范工作制度,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通过 “四个强化”充分发挥政协职能作用,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
一、强化组织保证
县委对政协一以贯之的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工作的决定》,县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政协工作的意见》,县委明确一名副书记、县政府明确常务副县长分管、联系政协工作,每年专题听取政协工作汇报,专文批转政协年度工作要点,通过“专人、专题、专文”的工作制度,为政协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县委坚持将县政协主席、副主席纳入县委统一分工,每位主席联系一个乡镇、联系一家企业、联系一项重点产业、主抓一个重点工程项目。县委坚持把重要人事安排协商贯穿于事前沟通、民主推荐考察、干部酝酿、干部决定之中,县委召开常委会决定干部时,县政协主席列席会议并发表意见,需提请县委全委会票决的干部,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全部参加对重要干部的票决。在2011年底换届时,一是为政协配齐、配强了领导班子,顺利完成新老交替;二是在参加县“四大家”领导联系会、全县重要会议和联系乡镇、产业、项目等工作分工上,党外副主席和驻会副主席同等对待;三是非常关心培养政协干部,换届时在政协机关干部中提拔任用4人(其中正科2人,副科2人),交流到政府部门担任主要领导职务1人,安排政协机关办委主任担任县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四是对委员的提名、酝酿、协商、确定,县委尊重政协党组意见,保证了委员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化。
二、强化作用发挥
县委、县政府把政协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从多个方面为政协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最为便利的条件,最为有利的空间,坚持重大工作事项提请政协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和吸纳政协的意见建议;坚持把政协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评内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坚持参加政协专题协商会议;坚持对政协需要解决的问题印发专题常委会会议纪要作出明确规定。一是支持政治协商。县委高度重视政治协商工作,县委常委会会议多次听取政协工作汇报,就进一步重视支持县政协履行政治协商职能进行专题研究,并按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进一步规范了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程序,对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部署、重大方针政策、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财政预算、地方性法规草案出台、干部任免等事项,通过县“四大家”联席会、情况通报会、征求意见会、县委书记约谈政协主席等形式,广泛听取和吸纳政协提出的意见建议。二是支持民主监督,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和保证政协依照政协章程开展民主监督,并完善民主监督机制,畅通民主监督渠道,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反馈环节建立健全了制度,支持政协对部门工作进行民主监督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作为考核乡局级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县委、县政府领导领办政协提案,主要领导亲自到政协常委会会议上通报提案工作情况。三是支持参政议政。县委、县政府健全了政协领导参加重要会议和重大情况通报制度,主要领导坚持经常到政协了解工作情况,给政协出题目、交任务,先后安排政协就全县重要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等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在每年的政协全会上,县委、县人大、县政府领导集体听取政协委员大会发言,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当场签批办理落实意见。
三、强化成果转化
县委制订了《关于建立县政协建议案、视察调研报告、大会发言、社情民意办理反馈机制的意见》,建立健全了政协视察调研成果等的转化跟踪反馈机制,要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政协报送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研究办理,并及时向政协反馈采纳落实情况,政协有关办、委应及时与党政部门联系沟通,了解和掌握转化进度,实现视察调研报告从报送、签批到运转、督办、落实、反馈、宣传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近年来,县政协围绕加强群众教育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工农对接”等重大课题开展调查研究,组织综合调研18次,开展专题视察40多次,形成了《全力推进“工农对接”的调查报告》等视察调研报告30多份,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的报告25份, 县委办公室印发《领导参考》20期,依据政协视察调研报告转化为《关于加强群众教育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快实施工业强县的决定》、《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决定》等10多个县委、政府文件,政协视察调研报告成果转化落实率在90%以上。2012年3月,十堰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上升为省级战略后,为竹溪县对接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定位谋篇,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齐上阵,各界精英齐参与,组成4个专题调研组,历时10多天,深入到乡镇、县直部门、企业、农村调查座谈,咨询论政,并通过专题协商会多次协商讨论,形成了《竹溪对接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调研报告》,竹溪县委书记余春存对报告作出批示:“县政协调研材料有质量,资政建言有水平,议政议到点子上,建言建到要害处,发‘四家’领导参阅”;县长余世明批示:“政协的调研非常深入,非常客观,非常细致,非常全面,对于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既有指导性又有操作性,请政府办、研究室的同志认真学习,有关部门采纳落实”,县委、政府两办立即将政协调研成果运用于正在出台的有关文件中。不断强化社情民意成果运用,使社情民意工作成为政协委员社会各界群众和党政领导之间的一条“绿色通道”,近年来县政协印发《社情民意反映》30多期,全国政协和省市政协采用了“建议重视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等20多条信息,其中“烧田水厂水质差居民反映强烈”、“严格规范城区养狗管理”、“高度重视城区三轮车管理”等10多期社情民意信息,县委书记余春存、县长余世明等领导分别作出重要批示,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对待,及时办理落实,促进了相关问题解决。
四、强化政策落实
县委始终做到上级有明确政策规定的不折不扣予以执行,有号召性的政策创造条件予以执行,处于探索阶段的政策尝试性地贯彻执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召开之后,率先恢复了乡镇政协联络处,成立委员工作委员会,按“特事特办”的原则落实了机构和人员。在经费保障上,坚持做到“四个优先”,优先改善政协办公环境,采取向上争取一点、政协自筹一点、财政补助一点的办法,先后对政协机关楼房进行了整修、配备了现代化办公设备、使政协机关办公条件大大改观;优先配备政协工作用车;优先保障委员活动经费,县政府对政协委员活动经费逐年提高,每人每年列入财政预算的经费由以前的600元,增加为现在的800元;优先落实政协工作经费,自2011年起,按每个专委会5000元的标准每年列入财政预算,政协常委会会议经费按每年2万列入财政预算,对政协全会的经费按预算给予全额保障优先拨付,对文史资料工作经费每届拨付8万元,每年年底还为政协机关解决缺口经费。
竹溪县委书记余春存说:人民政协作用重要,使命光荣,我们创造性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文件精神,把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运用好、发挥好,真正做到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形成了“打造中国绿谷、培植全省生态经济大县”的强大合力。
(竹溪县政协 王大荣 彭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