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襄阳市襄州区政协会议·活动

2014-09-16 01:41:58  
字体大小:【

 

    △襄阳市襄州区政协积极投身“三万”活动  挖好“当家塘”

    在“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中,襄阳市襄州区政协广泛发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其中。区政协党组进行了专题研究,组织了工作专班,在与驻点村沟通协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帮扶活动。一是广泛宣传政策。通过召开多种形式的座谈会、走访农户,广泛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市委1号、2号文件精神,发动群众掀起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的热潮。二是深入走访农户。利用春节期间和春耕前后时间,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为他们送去油、米等物资和慰问金。 三是大力整治塘堰。对年久失修的黄集镇姚店村六组堰塘进行全面整修。区政协组织区知名企业家协会各成员单位积极捐款,筹措整修资金30多万元。政协全体干部、企业家们和当地群众一道挥锹铲土,清铲淤泥,砌筑保坎,开挖塘堰。整治结束后,堰塘面积由原来的40亩扩大到75亩,蓄水量由以前不足5万立方米增加到15万立方米,经泵站引水可解决周边1800多亩农田的灌溉用水。四是积极创新机制。引导村组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推进塘堰等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塘堰管理主体和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农田水利设施村级自治管理的长效管护机制。(襄阳市襄州区政协 田静供稿)


    △襄阳市襄州区政协充分发挥特邀信息员作用

    3月30日上午,政协襄州区委员会召开政协特邀信息员恳谈会,区政协常委会秘书长为来自全区各行各业的36名四届政协特邀信息员颁发了聘书。
    为进一步加强襄州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力度,提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质量,区政协通过乡镇推荐,政协常委会考核从各镇和区直相关单位选拔一批有实力、有经验、支持政协工作的“精兵强将”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政协信息员队伍,目前这支队伍已经壮大到36人,其中80%均为政协襄州区四届委员会委员。
    每位特邀信息员聘期为五年,受聘期间必须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了解民意,收集民情,积极撰写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参加区政协办公室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和会议,每月至少上报一篇信息,每年至少有一篇信息被市级以上采用。(襄阳市襄州区政协  赵香南、张富生供稿)


    △襄阳市襄州区政协坚持“四个一”  做好政协信息工作

    3月30日上午,政协襄州区委员会召开政协特邀信息员恳谈会,齐聚纳谏共谋襄州政协信息工作,并采取“四个一”措施,确保全区信息工作在省市政协机关有位置,有影响。
    组建一支队伍。为加大襄州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力度,提高反应社情民意信息的质量,该区通过乡镇推荐,区政协考核选拔一批有实力、有魅力的乡土人才和政协主席“钦点”一部分有经验、有写作能力、支持政协工作的“精兵强将”,从而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政协信息员队伍,目前这支队伍已经壮大到36人,来自全区各个行业、各个岗位。

    建立一本台账。区政协对每位信息员均建立一份信息工作台账,每月各乡镇政协联络处和区直相关单位所上报的信息标题、内容,是否采用,采用的媒体或是刊物等都将一一反映在信息员信息工作台账上。
    搭建一个平台。为了给政协信息工作提供一个更好的交流、学习平台,区政协定期分片召开信息恳谈会,各政协联络处主任、政协干事、政协信息员参加会议,区政协办公室给每位信息员出题目、交任务、压担子。同时,该区还对信息员上报的社情民意信息进行登记,信息科对每篇信息都拿出具体处置方案,能采用的积极向上级政协机关或是媒体推荐,不能采用的则与信息员及时沟通,告知不能采用的原因或是加以修改的办法,政协信息科每月对信息员所上报的信息以《襄州政协》简报的形式通报到各镇及相关单位。
    出台一套制度。该区先后出台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采用情况通报制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表彰制度》、《信息工作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这些制度的出台将进一步调动信息员工作积极性,规范信息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渠道,促进全区信息工作更上一个台阶。(襄阳市襄州区政协  赵香南、张富生供稿)


    △襄州区政协提案委召开重点提案座谈会

    3月31日,襄州区政协副主席李连生组织提案委全体委员在区人社局召开座谈会。会上,参会委员对《关于加快城区商业发展的调研报告》进行了讨论,并就提案委下一步的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区政协主席郑国元出席会议并讲话。
    首先,郑国元同志充分肯定了区政协近年来在调研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就如何做好下一步政协调研工作,他指出,政协调研工作要求高、程序多,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关键是要提高认识、突出重点,抓住要害。要继续重抓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监督管理和队伍建设,从而进一步切实做好调研督办工作。

  针对今年的提案办理工作,区政协主席郑国元强调各承办单位必须本着对委员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扎实做好这些提案、尤其是做好重点提案的办理工作。工作中,要进一步落实提案办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提案委员会的协调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重点提案督办的示范带动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重点提案督办的效率,扩大重点提案督办的影响力,同时形成合力,促进提案办理质量的提高,使政协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据悉,今年区政协四届一次会议共收到委员提案266件,按照《提案工作条例》规定,经提案委员会审查、归类整理后,共立案169件提案,其中关于经济建设方面53件,教文体卫方面的23件,交通运输方面24件,公益建设方面16件、民主法制方面14件,城建、环境、社会保障、劳动人事、廉政建设、电力、财政等其他方面的6件。其中作为建议转交给有关部门参考的提案33件。这些提案共涉及承办单位40个,其中将建议转有关部门及乡镇参考的16个。(襄阳市襄州区政协  史浩、胡志红供稿)


    △襄阳市襄州区政协召开反映社情民意特邀信息员聘任会议

    3月30日,襄州区政协召开反映社情民意特邀信息员聘任会议。区政协办公室主任武华龙、副秘书长陈朝元出席会议。
    为了充实信息工作队伍,进一步做好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区政协聘请了来自区直单位、各镇(街道)政协联络处的36名政协委员,作为区四届政协的反映社情民意特邀信息员,并为他们颁发了聘书和作了反映社情民意辅导讲座。

    武华龙在会上向被聘的特邀信息员表示祝贺.他强调,社情民意是政协协助党委和政府知民情、晓民生的重要形式,是政协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希望特邀信息员要明确要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倾听群众呼声,要善于捕捉信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按照“力求事实、注重质量、争取时效、突出特色”的标准,积极报送有价值的信息,更好地为党委建言,为政府帮忙,为百姓说话。(襄阳市襄州区政协  胡志红、史浩供稿)


    △襄阳市襄州区政协调研张湾办事处社区建设情况
    3月30日下午,区政协主席郑国元、副主席蒙世远等一行来到张湾办事处张湾社区调研社区建设情况,并围绕社区发展这一话题召开了座谈会。在会上,张湾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云峰就社区建设的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打算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郑国元在听取了汇报后,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随着我区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我区社区工作的局面已经越来越好。张湾社区是老社区,随着桥南300多亩地划归东津新区,张湾社区就完全是纯社区了;随着襄州新区规划的出台,张湾社区面临着无限的发展机遇。因此,张湾社区要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在社区发展与建设上多思考,多谋划,创新思路。他对张湾社区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前瞻性的建议:一是希望张湾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要提前研究社区以后的发展路子,在发展集体经济尤其是发展第三产业上尽早考虑,做好准备。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声势。发展是必定的,但是怎么才能顺利推进发展、为将来铺好路、造好势,值得我们深思。要提前向社区居民宣传有关政策,提高居民的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三是坚定目标,坚持到底。社区领导班子要破除一切阻力,要有只为社区谋发展、只为居民谋利益、只向前看的毅力和战斗力,坚持走正确的道路,最终会赢得老百姓的理解和感谢。(襄阳市襄州区政协  胡志红、史浩供稿)
 

    △襄阳市襄州区《政协之声》栏目聚焦社区建设

    近日,襄州区《政协之声》栏目围绕社区建设专题深入到云湾、西湾、红星、金华、航运和麻棉等社区调研采访。委员们深入到居民家中,深入到社区学校,实地查看了办公楼、公厕、垃圾中转站等公共设施,针对社会对社区工作不够了解,不够配合;社区规划不够科学,布局不够合理;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管理工作难度大;社区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设施缺乏;社区经费来源少,社区干部待遇偏低等问题现场采访了部分居民、社区干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采访调研结束后,委员们就如何加快社区建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营造氛围,强化社区意识;科学规划社区布局,增强服务功能;拓宽经费来源,保障社区工作;建好试点,提升社区建设水平等建议。此次调研采访经过编辑制作后将在襄州电视台《政协之声》栏目播出。

    《政协之声》是由襄州区政协和襄州电视台创办的电视专题节目,具有新闻性、访谈性、述评性等特点,主要反映政协组织和委员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排解民忧的情况。目前,节目已播出26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传递群众呼声、畅通民意渠道、展示委员风采提供了新的平台。(襄阳市襄州区政协  田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