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堰市政协召开中心组学习会,集中学习省领导在省委省政府十堰现场办公会和全市三级干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会由市政协主席陈家义主持,副主席朱仕雄、杨立志、秦鸿毓、卢富昌,秘书长梁正忠出席了学习会。
陈家义主席传达了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市委书记陈天会的讲话精神,并对市政协学习贯彻落实省、市领导讲话精神、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履行职能作出安排部署。杨立志副主席领学了省委书记李鸿忠在省委省政府十堰现场办公会、全市三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梁正忠秘书长领学了省长王国生在现场办公会、全市三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心组成员就省、市领导重要讲话精神谈了学习体会,副主席朱仕雄、杨立志、秦鸿毓、卢富昌作了交流发言。大家在发言中一致认为,省委省政府作出把十堰建设成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的战略决策,是引领十堰跨越式发展的旗帜,为十堰未来发展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政协的特点和优势,做好“帮助、补台、促进”工作,积极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凝心聚力、献计出力。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入交流,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营造政协组织合力助推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陈家义主席作了总结讲话。他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和对市情的研究,谈了对学习省、市领导讲话的体会和对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理性思考。他认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既是省委省政府立足湖北跨越式发展、实施多元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的科学决策,也是近十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积极探索十堰科学发展之路,负重前行、艰苦奋斗的结果。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具有重要的旗帜意义,它不仅统一了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为十堰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大大提升了十堰在全省的地位和影响,为十堰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独特的比较优势。十堰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汽车工业、区域交通枢纽等比较明显的优势,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与南阳等周边城市相比,还有经济总量不大、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辐射力不强等短板问题。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科学谋划、找准着力点。十堰要建设的区域中心不是行政体制上的概念,主要是要素的聚合辐射能力和公共服务的社会承载能力。因此,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关键是壮大总量,增强吸引力、辐射力。要千方百计优化发展环境,积极营造亲商、爱商、护商的浓厚氛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展开翅膀、放开胆子,不受成法的束缚,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要进一步增强区域中心的自信心与自觉性,把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决策部署转化成各行各业的自觉行动,在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中建功立业、争创一流,着力提升、巩固中心地位。
陈家义对全市政协组织学习贯彻省、市领导讲话精神,全力服务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提出了要求。
一是要在政协系统掀起学习宣传省、市领导讲话精神的热潮。政协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中心学习组成员要带头学、反复学、深入学,深刻领会讲话精神,把握讲话精神实质,使之成为自己的思考成果和行动指南。要采取集中学习、专题研讨、辅导讲座等多种形式,抓好政协机关干部和全体政协委员的学习。要制定学习计划、健全学习制度、创新学习形式、提高学习实效。同时,要充分利用政协网站、杂志等平台,对省、市领导讲话精神和全市三级干部会议精神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开展学习宣传活动,把政协机关干部和政协委员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市委关于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决策部署上来,为紧扣中心、积极履职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是要在学习中找准结合点,充分发挥政协的特点和优势,积极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献计出力。要充分发挥联系广泛、渠道畅通的优势,尤其注重发挥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广大政协委员与各界群众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及时宣传省委、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反映各界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形成齐心协力、群策群力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通过协商、调研、视察、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多种履职形式,积极为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建言献策。今年,市政协把贯彻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作为专题议政常委会的协商议题,将选择若干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发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组织各专委会、民主党派和市直有关部门开展联合调研,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形成一批协商议政成果,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要着力做好议政建言成果的转化落实和跟踪问效工作,力求使委员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同时,我们将充分利用政协渠道和平台,积极为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有关政策和项目呼吁,积极为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献计出力。
(十堰市政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