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市政协回顾和总结五年以来所取得的工作成效,客观认为:党委的重视、政府的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配合是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人民政协组织只有紧紧围绕市委决策,时时跟进政府工作,才能做到有为有位;人民政协事业只有始终高举“团结和民主”两大旗帜,始终铭记“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不断开创人民政协事业新局面。具体来讲,松滋市政协始终突出了“四心”工作法。
一、始终突出 “维护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既是人民政协始终不渝的原则,又是做好政协工作的根本保障。五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自觉接受和服从党的领导,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上,积极推动实现市委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任务,政协工作才能方向明、思路清、效果好,才能在全市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五年来,松滋市委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多次给政协工作出题目、提要求,为市政协提供了履行职能的广阔舞台。同时,加大了对政协工作的支持力度,为政协工作的长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松滋市这次换届中,按照省委、荆州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松滋一步到位地为16个乡镇设立了政协联络处,由一名党委副书记兼任联络处主任,明确为正科级;并将5个专门委员会主任安排为政协常委。市政协自觉接受市委领导,始终与市委保持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实践证明,加强党的领导,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政治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决维护党委的领导核心,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转化为政协各级组织的一致共识,转化为全体政协委员的自觉行动,转化为全市人民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成果。
二、始终突出 “围绕中心”,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
当前,经济建设是党委和政府的中心任务,也是政协工作必须服从的大局。人民政协只有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确定工作思路,只有善于从市委的中心任务上来把握大局,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才能更好地为中心工作服务。实践证明,在促进发展的大局中立身,人民政协的工作才更有意义;在服务发展的大局中立位,人民政协的事业才更有前途。
五年来,松滋市政协以委员为主体,以课题为纽带,以专委会为依托,以“建发展之言,立发展之论”为目的,选择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先后形成12份重大课题调研报告。其中,《关于加快推进松滋市融入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调研报告》被松滋市委、市政府采纳,并在荆州市政协三届二十三次常委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关于松滋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在《荆州政协》杂志上予以刊发,《关于加快松滋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在荆州全市政协座谈会上予以推介,有7篇调研材料在湘鄂边八县市政协主席联席会上予以交流,对推进松滋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赞誉。
三、始终突出 “凝聚人心”,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团结、大联合是人民政协的象征。松滋市政协坚持“阶层不同目标同,界别不同理想同,利益不同大局同,意见不同责任同”的理念,努力为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的和谐发挥积极作用;坚持把“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体现在与各人民团体、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合作之中,贯穿于支持各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与政协重要活动之中;协助党委政府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团结和鼓励各阶层人士共同致力于松滋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推动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一是注重密切同各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松滋市政协坚持“同心同力谋发展,共商共谋促和谐”工作思路,通过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定期走访、会议协商、调研视察、办理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多种形式,就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充分沟通,协商决定,取得共识。五年来,各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加政协组织的重要活动30多次,在全委会议、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议上提交调研报告和发言材料30多篇,很好地发挥了各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积极作用。二是注重加强对外联系与交往。五年来,松滋市政协积极争取省和荆州市政协的指导,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组织优势和联系广泛的优势,认真做好了省内外各级各地政协组织32批次、约350人次来松调研、交流和考察工作;同时注重走出去,努力学习外地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政协工作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五年来,参加了八次湘鄂边八县市政协主席联席会,成功举办了第七次政协主席联席会;先后组团赴青海、宁夏、甘肃、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以及海南、浙江、福建、广东、上海、北京等先进发达地区,就西部大开发经验、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委员作用发挥、政协工作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学习考察。通过实地考察,与各界人士接触,学习西部地区、先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政协工作的好思路好做法,宣传松滋市情,介绍松滋市改革开放的成就,积极推介松滋市特色产业和优势项目,为拓展松滋市对外开放合作的新领域作出了贡献。三是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五年来,松滋市政协通过举办新春茶话会、各界人士联谊会、纪念人民政协成立六十周年座谈会,开展委员走访,举行《委员风采》画册和文史资料专集首发式,表彰优秀提案人和优秀承办单位等活动,增强了政协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同时通过开展政协机关干部为汶川地震灾区“献爱心”,与新农村建设联系村“结对帮扶”以及参与全市“三万”驻村活动,踊跃捐款捐物,积极爱心帮扶,力所能及地为灾区人民献爱心、为松滋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充分展现了人民政协同人民群众息息相通、患难与共的精神风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四是注重发挥文史资料的社会功能。五年来,松滋市政协编辑出版《政协文史资料》活页12期,计50万字;征集出版《劳动者之歌》、《土家明珠——卸家坪乡》、《文史资料新编》等文史资料专集,计100万字,充分发挥了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
四、始终突出“反映民心”,坚持把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注民生、了解民意、反映民心,是人民政协工作的根本要求。人民政协就是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不断疏通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广开言路,广求良策,广谋善举,切实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通过提案、信息和大会发言等各种形式,及时把了解到的社情民意准确反映给党委政府,使党委政府了解到从其他渠道难以得到的建议和批评,进一步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必须满腔热忱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松滋市政协坚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地做好事,真正把“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体现到履行职能的各项工作之中。
一是立足民生工作,精心组织委员视察。五年来,松滋市政协组织委员围绕全市重点实施的重大惠民工程进行了集中视察;围绕群众文化发展、土家文化传承保护、义务教育实施、保障房建设、回族社区建设、税费征管、企业员工维权、农民工法律援助、民政优抚、物价监管、电力服务、“三帮连心”工作、贫困学生帮扶等进行了专题视察。五年来,松滋市政协组织民生工作视察活动108次,形成专题视察报告46个,并采取全程跟踪、督查督办、现场评议、专题汇报等形式进行监督,有力地推动了重大民生工程的实施和完成,使广大人民群众切身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二是优化发展环境,认真开展民主评议。五年来,松滋市政协主动向市直和乡镇有关职能部门举荐了一批德才兼备、有思想基础、有群众影响、有社会威望、责任感强的委员担任特邀民主监督员,积极参与政风行风评议。连续五年来,每年都有近150名的委员以特约监督员的身份,参加了松滋市交通、公安、工商、税务、教育、环保、物价、司法、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等部门的行风监督与评议,对进一步转变部门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和对外形象、整体优化松滋市发展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紧扣热点难点,切实加强提案督办。每次全会,政协委员都提交一大批反映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提案,为此,市政协采取提案委常年跟踪督办、提案委和政府督办室定期联合督办、重点提案主席领衔督办等措施,充分发挥提案办理经费“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促进提案都能得到有效办理和落实。五年来,共收到委员提案456件,经审查立案444件,办复率为100%,实现了提案办理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促进了民生问题的解决。四是直面群众现实问题,积极反映社情民意。松滋市政协充分发挥社情民意“直通车”作用,及时报送党政机关,第一时间反映群众呼声,有力推动了群众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五年来共编印《松滋政协简报》27期、《松滋政协通报》18期、《情况与建议》及《参阅件》23期,收集整理并上报各类信息287条,被《湖北政协信息》、湖北政协网站、《荆州日报》、《荆州政协》杂志、《荆州政协信息》、荆州政协网站以及松滋各类媒介采用信息282条,其中有32条信息引起了省、荆州市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如反映的《卸甲坪土家族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亟待重视》、《老城镇泄洪渠亟需整治》、《西斋回族社区建设应予关注》等,先后被省、荆州市政协采用,以政协专报的形式上报省委、省政府和荆州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和有关部门,其中有8篇信息得到了荆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要批示。
总之,“四心”工作法是松滋市政协取得较好工作成效的基本经验,松滋市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赋予其更多的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开创人民政协事业新局面。
(松滋市政协 傅华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