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家长及相关部门应建立假期安全对接机制,落实监管责任。”江夏区政协政协常委王超针对暑假期间,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积极建言,效果明显。
暑假是青少年溺水的高发期,学生脱离了学校的监管,自我约束能力不够,为了解暑,纷纷去不同场所游泳,由于江夏区水域较多,又无固定的安全游泳场所,野外游泳场所无人管理、缺乏警示,每年都有多起因随处游泳造成的青少年溺亡的事故发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和刚参加完高、中考的学生,令人扼腕叹息。为此,建议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体和手机短信,在暑期滚动播放(发)游泳安全和预防溺水教育专题片、公益广告和紧急救护医疗常识;各乡镇街、社区及水务水产部门应对所管辖地区的水域加强管理,在群众游泳较为集中的水库、湖泊、江河流段设置警示标志,并完善相关设施,在事故高发区域应派专人巡查;建立救援联动机制,公安、医疗部门实行联动,一旦有突发事故,应及时实施救援;加快游泳场馆建设,满足群众的需要。
该社情民意 一经提出,受到了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早在今年5月初,区教育局就向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专门印发了《做好中小学生防溺水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加强学生溺水防范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加强与当地乡镇(街道)、行政村的联系,在学校周边山塘水库、河流港汊、取石取沙水坑等危险水域设立警示牌或标语;在重点水域周边社区、村聘请关照员,加大巡查力度;印发宣传资料,提醒家长配合做好溺水防范工作;一旦发生学生溺水事件,必须在1小时内报告区政府和区教育局。
据统计,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共开展防溺水安全专题教育讲座86场,板报182期,在危险水域设立警示牌128块,在重点水域周边社区、村聘请关照员128人,印发《防溺水告家长书》6.2万份。截至目前,全区尚未发生一起学生溺水事故。
(武汉市江夏区政协 涂亚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