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武汉市江夏区政协建议案为农民避损六千万

2014-09-16 01:35:11  
字体大小:【

 

    “每亩减损1000元以上,多亏了政协的好建议,要不今年损失就惨重了。”近日,在江夏区法泗镇斧山村,刚刚卖完莲子的村民胡大发高兴地数着一扎崭新的钞票。他家6亩水稻全部改种了籽莲,虽然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有所减产,仍纯挣14000余元。

    2008年,江夏区政协针对江夏沿湖地区常年遭受水患损失巨大的现状,通过组织专家与委员深入调研,提出了《大力发展都市避灾农业,建设和谐生态江夏》的建议,建议以江夏10多万亩“水袋子”为治理重点,用3年左右时间,通过在品种上改种抗水能力较强的籽莲、完善农田排灌设施、引进籽莲加工企业以及完善相关的配套建设,打造湖北“籽莲之乡”。该建议在当年被确立为三届三次政协全会2号建议案,受到江夏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在区长办公会上作专题研究。
 
    近两年来,江夏区农业部门累计投入资金500万元,引进太空莲、建莲等品种推广,新增种植面积6万亩,总面积目前已经达到10万亩,一举成为湖北省最大的籽莲种植基地。农民种植籽莲收入每亩比种植水稻高出一倍,近3000元。
 
    今年7月的暴雨洪涝灾害,湖北农业遭受巨大损失。作为暴雨的中心武汉市江夏区农业灾情尤为严重,近10万亩农作物绝收,其中水稻占8成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据悉,因为发展避灾农业,抗灾能力强的籽莲只是部分减产,加上灾后价格的上升,每亩平均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与传统种植双季水稻效益比较,每亩减少损失超过1000元,新增6万亩籽莲间接为农民减少损失逾6000万元。
 
                                    (武汉市江夏区政协   冯国民、涂亚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