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十堰市政协为建设国家级生态功能示范区建言献策

2014-09-16 01:35:07  
字体大小:【

 

    “没有中线源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就不可能实现‘一江清水送北京’的目标。”近日,十堰市政协召开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探索建立中线源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推进中线源国家级生态功能示范区建设。”

    十堰作为中线源的核心区域已被国家环保部列为国家级生态功能示范区,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生态立市”的战略。但由于该市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该市政协秉承责任政协的理念,把建设国家级生态功能示范区作为常委会会议协商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3份专题报告,为推进中线源国家级生态功能示范区建设出实招、献良策。

    在随后召开的市政协常委会会议上,参会人员围绕建设国家级生态功能示范区展开了热烈讨论,形成了共识。一致认为,必须明确中线源的功能定位及发展路线图,力争把中线源生态补偿及与此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层面;必须坚持“资源共享、成本共担、共同发展、和谐共处”的原则,建立中线源生态补偿实施联席会机制,推进要素性补偿向区域性系统补偿发展,为建立中线源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搭建实践平台;必须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生态公益林项目、小流域治理工程和沼气建设工程,加强国有和集体林场建设,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建设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工程,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必须将中线源生态经济技术创新示范区建设纳入全国科技发展规划,把生态产业发展、产业技术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及相应的生态补偿问题列入国家重点科研计划;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管齐下,积极探索并建立多渠道的融资机制,集聚社会资源推进中线源生态经济试验区的建设。

    参加会议的市政府领导在听取发言后表示,针对大家所提的意见和建议,市委、市政府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认真研究、分类梳理、积极采纳,切实做好各项争取工作,力争把建设国家级生态功能示范区纳入“十二五”规划,保护好一江清水,使十堰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十堰市政协办公室 江坤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