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文史

竹溪县政协是如何编撰第一辑《竹溪文史·回忆聂之俊烈士专辑》的

2017-04-28 17:16:12  
字体大小:【

 

    《竹溪文史》编辑工作起步于1983年3月县政协成立初期。随着政协各项工作有声有色的开展,文史工作也提到议事日程,具体工作由新组建的竹溪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负责征编出版。第一辑《竹溪文史·回忆聂之俊烈士专辑》的编撰工作,受到县委、县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用两年多的时间,于1985年10月出版。 

 

    为了把第一辑《竹溪文史》编辑好,竹溪县文史委先后发出征集资料或约稿书简47封,利用出差、开会、学习、探亲机会,在北京、武汉等地走访烈士生前战友、老红军、老干部、老教授20多人(次),收集到有关聂之俊烈士的口碑资料、文献资料近20多万字,藏集到烈士照片、生前遗书和烈士被害后,当年进步团体、进步人士要为烈士雪冤复仇的有关函件共20余件。

 

    《竹溪文史·回忆聂之俊烈士专辑》详细记载了聂之俊烈士在竹溪组织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先后两次被捕入狱,于1939年1月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时年仅23岁)的英雄事迹和高尚品德;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革命在抗日战争中的艰苦历程,以及中国青年、革命知识分子为劳苦大众翻身解放,默默耕耘,不断探索,追求光明,不惜牺牲年轻宝贵生命的献身精神,说明了革命胜利果实来之不易;歌颂了党的正确领导和光辉伟大,宣传了党的优良传统,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具体生动的共产主义教育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现实意义。但是由于当时是第一次编辑文史,在提高文史质量方面上走了不少弯路,其中《聂之俊烈士传略》6700多字,曾五易其稿。此辑在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提质的路上,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一、求真存实,要经得起时间证明和历史检验。《回忆聂之俊烈士专辑》属于地方革命范畴,首要任务是它的真实性,真人真事是此专辑的根本特点和基本要求。因此,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政协文史“三亲”特色,求真存实,做到人真、事真、言真、形象真,以真取胜,以真感人。

 

    由于此辑涉及烈士生前年代久远,资料不全,有些事情要查清确实困难,一方面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另一方面着眼于抢救活资料;有些当事人提供口述不一的材料又到档案局、史志办等单位加以鉴别、核实;有些资料缺乏,更是通过多种途径,扩大调查线索,追根究底查到水落石出。因此,在整个编写过程中,自始自终坚持了求真存实,对于烈士事迹、经历时代、成长环境,以及有关的人和事都进行充分了解;对每一件事情的时间、地点、情况、进程,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以研究核实,使之符合客观实际。形成初稿后,先送烈士战友、亲属等征求意见,再送相关部门审查核实修定,真正做到“慎真而不诡”、“事信而不诞”。

 

    二、主题深刻,要符合革命理想教育和思想教育目的。在统筹《回忆聂之俊烈士专辑》征编大纲时,首先明确写什么,不写什么,怎样写都先理出头绪,突出主题,使之能成为宣传爱国主义,砥砺高尚情操和进行革命理想教育和思想教育的题材。因此,在搜集资料时着重围绕烈士参加抗日斗争这个主题,从他浩瀚的真实生活、事迹中,概括、集中、提炼、挖掘出精髓,这种精髓就是聂之俊烈士革命精神的结晶,这个主题越典型,就能启人心扉催人奋进,就越能达到“记一方之人物,激千秋之爱憎”的目的。

 

    事实证明,《回忆聂之俊烈士专辑》这一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当时湖北省委、武汉市委离休老红军陈平、郑速燕(当年在鄂北地下区党委工作过)来信说:“这本《回忆聂之俊烈士专辑》很有可读性,情节感人,史料真实可靠,对青年进行教育竹溪县政协办了一件好事。”全县各区(镇)教育组,重点中、小学校把《专辑》作为学校政治教学的辅导教材。县共青团以溪青字(86)8号文件通知精神,要求把学习聂之俊烈士事迹同学习南疆英雄(郧阳籍)活动结合起来,在全县106个团支部中掀起“学习烈士·争做四有青年”的热潮。

 

    三、形象鲜明,要突出人物个性和爱国热情。要想把烈士写得栩栩如生,形象鲜明,跃然纸上,还必须赋予人物以鲜明的个性,否则就只能给人以模糊的感觉,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一般烈士的共性就是革命性,就是对党忠诚,信念坚定,英勇斗争,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但每位烈士却又有他自己的个性需要表现出来,因此在撰写《聂之俊烈士传略》时,作者特别注意抓住个性,尽量把烈士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浓墨重彩显示他思想性格和革命事件,使烈士传略和典型事件紧密结合,浓淡相衬,以收到烘云托日之效。

 

    此外,还根据烈士的职业、文化教养、气质禀赋、言谈举止、革命信仰、遭遇及其产生的影响,注意对其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和对话描写,精心的捕捉住烈士的音容笑貌,深刻反映烈士内心的深幽。例如,以对话描写的手法把押送就义部分有声有色用烈士自己的话来表现自己,让烈士的形象像浮雕一样凸显在读者面前。

 

    四、朴实精练,要有可读性和资政育人的价值。为防止《聂之俊烈士传略》过于刻板、令人烦倦,不适应当代青年读者的口味,突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履历表式”和“编年史式”的老框框,文章的体裁采用记叙文的手法。为既能充分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又有可读性,一是依靠烈士的英雄形象、高尚品德来感染读者;二是不虚构,用简练的笔法,朴实、贴切、传神的形象语言,以及对环境、气氛的充分描写,从而真实记录和反映了聂之俊烈士在抗日战争初期,受董必武等老革命家的派遣到竹溪县担任中共地下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烈士生前光辉历程和在竹溪革命活动情况等方面多琢磨、下功夫,从而塑造烈士坚贞不屈、英勇就义的高大形象。

 

          (竹溪县政协  吴晓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