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应山县志》你可以发现,应山县(今广水市)有两个以方略之名命名的行政村,方略何许人也?于此这般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尊重和爱戴。
方略原名秉一,曾用名刘超。1935年出生在河南省信阳县邢集乡高阳庄。父亲是前清秀才,在本地教私塾和行医,并经营一个小中药店。母亲在家操持家务,上有两个哥哥,他排行老三。两个哥哥早亡,使父母忧虑万分,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小儿子方略身上。方略幼时,在他父亲办的私塾里启蒙。读了几年私塾后入本地高等小学就读。1927年考入信阳中学。1931年毕业后,在家和父亲一起经营药店。1934年至1935年任本村联保主任。在此期间,方略结识了不少进步青年和我地下党员,经常从他们手中阅读一些进步书刊,思想受到一定的影响。
1935年,日寇侵略魔爪开始伸向华北。是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建抗日联军的主张。消息传到信阳,名界人士纷纷起来宣传。方略利用联保主任的特殊身份,组织人们到街头农村宣传,声援我党的主张。在抗日救亡运动中,方略结识了地下党员蔡云生,在共产党人的影响下,他的思想有了更突出的变化,行动更为果敢,立场更加坚定。1937年,他参加了由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救亡团体信阳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从此,方略奔走呼号,广泛组织群众,散发传单,进行抗日救之宣传活动。
革命真理的启迪,斗争实践的锻炼,使方略的思想在抗战潮中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他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才是真正的抗日队伍。认定自己应选择的路是永远跟着共产党走,方略产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强烈愿望。于是他毅然将自己掌握的武装交给了我党领导的抗日队伍——信阳挺进队。同时动员了一批进步青年参加了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使豫南的抗日武装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不久,便提出了入党要求。组织上经过一段考察,认为他思想进步很快,斗争很坚决。1937年12月,还是天寒地冻的季节,方略感到了春天的温暖,他庄严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愿望。从这天起,他把自己的一切和生命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的抗日事业。
1938年9月,方略告别亲人和故土,来到竹沟,进入了河南省委党校学习。竹沟党校是培养政治理论干部和抗日骨干的地方,但这里生活艰苦,条件简陋。在党校,把乐于吃苦,勤奋学习并担任学习组长。还把所学到的知识讲给其他同志听,讨论时他思想活跃,问题不弄清楚不肯罢休。在这里,他比较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史。在这革命摇篮里方略渡过了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使他在革命理论方面逐渐成熟了。为以后担任领导工作尊定了基础。
方略学习结业后,先分到信应总队任参谋,1939年12月调中共应山县委任统战部副部长。应山县委所在地李店、太平一带,敌伪顽我四种力量并存,而我力量相对较弱。于是县委把统战工作作为重点来抓,由方略具体负责。他召开会议,与各方人士商讨合作抗日事宜。又深入到广大农村做抗日宣传发动工作,陆续在一些区乡建立了统战机构。他不顾个人安危,多次深入敌占区,劝告伪军向我投诚。他多次到太平的开明士绅左南屏家里做工作,使他能为抗日部队筹集经费和给养。
1940年8月,方略调到第一区,任书记兼区长。第一区敌情复杂,方略深知,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就得发展壮大自己的武装力量。他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建立了一支三、四十人枪的区中队,每个乡又组成了上十人的武装工作队,每保都成立了由青年农民组成的基干队。有了坚强的武装,保证了第一区的工作顺利开展。1940年秋,日寇对第一区进行疯狂扫荡,占领了太平、李店,设立了据点,并逐步扩大蚕食面。方略带领区中队和各乡武装,昼伏夜出寻机袭击敌人,开展反蚕食斗争。并组织武装力量,三次攻打太平、李店敌人据点,迫使敌人龟缩在据点里。由于方略带领武装力量坚持不懈的围击困敌,使其站不住脚,只好撤离一区。
1941年2月,方略调第四区任区委书记兼区长。是年大旱,农作物几乎颗粒无收,再加上国民党反动派又发动了第三次反共高潮,斗争更加艰苦。方略随县委机关的工作人员转移到铁路东的栗林店一带活动。当时每人每餐只能分食一碗稀粥,生活很困难。县委决定派人回到应北去采购粮食,解决急需的生活问题。方略挺身而出,主动承担了这一艰巨任务。他和县委书记段远钟带着县指挥部一个排和县手枪队赶着五六头牲口,从栗林店出发,乘着夜色来到了同兴店东边的万家新集。这时,天已亮,队伍准备在这里吃早饭。不料,日寇突然从三面包围了万家新集。方略率部英勇反击,掩护其他人突围。当场打死日军少尉一名,伤敌数人。日军乱作一团,方略趁机带手枪队冲出包围圈,胜利地实现了转移。方略 此后,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收了一批粮食,运回栗林店,解决了党政机关和部队生活的燃眉之急。1944年3月,县委派方略带领区委同志回到应北,这时的应北,敌情更加复杂,环境十分恶劣。特别是被我收编的一个惯匪彭延山,突然带人拖枪投靠伪军,给应北带来了更大的危险和压力。为了消除后患,浑身是胆的方略,不顾个人安危,带一名手枪队员连夜从应北追到寿山,将这个阴险的叛徒抓住,就地枪毙了。祸根既除,使群众消除了惊恐悲观情绪。为了恢复应北的工作,方略首先抓调查研究。他具有充沛的精力,不分昼夜地找群众交谈、摸情况,因为他平易近人,大家都愿给他讲知心话。从而使他尽快地掌握了全局情况,找到了解决困难的办法。在那灾荒重困难大的年头,他带头吃杂粮、野菜,深受群众拥戴;同群众打成一片,广大群众节省粮食、做军鞋、纺织土布,积极支援我党政机关干部及其部队。
方略担任区委书记和区长后,仍很重视也很善于做策反和统战工作。方略经常不辞劳苦地深入到敌占区的余店、关庙等地,找当地的开明土绅黄锦堂等人,宣传我党“坚持抗日、坚持团结、坚持进步,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反对倒退。”的主张,取得了他们对我党面临的困难的同情与支持,事后黄锦堂等开明士绅为我军筹集了一批弹药和抗日经费。方略不但有善于争取人、善于从事统战工作的卓越才能,在革命队伍内部,亦能诚恳待人,团结同志,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特别是在困难的环境中,他很关心战士,体贴入微,一次,他发现一名战士病重,亲自去购药、煎药,送进病人的口里,并象亲人一样守护在病人床前,细心护理,使这位战士深受感动,由于他能团结人,帮助人,干部、群众都十分尊敬和信赖他,从而提高了工作热情激发起了坚强的战斗意志,使四区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战斗集体。经过方略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恢复了第四区各项政权机构,健全了区乡武装组织,使应北抗日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1942年3月,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又加紧了对应北的经济封锁,使应北的给养和财政发生了更大困难。县委调方略任县财政科长,并任党内经济部长。他多次率手枪队袭击日寇运输队,还和聂祖武多次带手枪队闯入守备森严的应山城捉拿汉奸、办经济案子,既为部队和党政机关解决了经费困难,又为革命搞到了情报。
1942年夏的一天,国民党五十五军派了一个团的正规军,暗地又带来了国民党几个乡公所的武装,到我基本区肖家店一带,以去应坪公路破坏日军的交通、电线为借口,企图对我实行袭击。县委洞察其奸,一方面派人去同五十五军交涉,一方面派方略和柴森带手枪队和区中队到枣阳寺保安山寨上监视敌人。一天中午,我方派去交涉的代表还没有回来,顽军抢先出动一个营的兵力,分几路围攻保安山。方略发现后沉着果断地指挥部队反击。因敌众我寡,战斗很艰苦。如果继续打下去,与我军不利,方略便决定由柴森带领机关人员和一部分武装边打边撤,他自己率一部分武装在最后阻击敌人,掩护大家突围。当部队通过一段开阔地时,方略的头部不幸中弹,流血不止。时值夜晚,同志们迅速把他抬送到后方去抢救。途中,他在担架上苏醒过来,挣扎着将身上的几十块光洋拿出来,托警卫员交给党组织,并伸出颤动的双手拉着柴森说“老柴呀,抗战到底,为我报仇!……话音未落就停止了呼吸,时年27岁。
战友柴森为方略擦洗了满身血迹,又为他换上了一套新军装,将方略的遗体安埋在寿山东麓春秋庙下的松林中。为了缅怀烈士的斗争业迹,学习烈士的革命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关庙和陈巷人民政府分别将方略受伤和牺牲后安葬的村子,改为方略村,以示纪念。
附: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1、段远钟、柴森回忆方略烈士材料。
2、李岩性、饶一鸣、蔡云生、方秉一谈话记录。
3、钱鹄卿档案资料。
4、应山党史办区乡专题。
(广水市政协学习与文史委 张家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