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文史

武当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回忆

2014-09-15 21:47:17  
字体大小:【

    1993年12月,在武当山古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历史时刻,我由湖北省丹江口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调任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党委书记。

    武当山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著名的道教圣地。它以其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饮誉海内外的武当武术、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保护管理工作引起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重视。1990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李瑞环视察武当山。1991年,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张德勤等文物局的领导和专家先后视察武当山。1992年5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央对文物工作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并提出了“先救命、后治病”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决定全国每年递增8000万元的文物保护经费。湖北省文化厅的领导站在保护文物、抢救遗产的高度,提出“应该借抢救遗产的东风,把武当山古建筑群推向世界,将武当山古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于是,在很短的时间里,湖北省委、省政府及湖北省文化部门,迅速向国家文物局提交了《要求将武当山古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请示》报告。此后,国家文物局派罗哲文、单士元、郑孝燮、刘毅等领导和专家实地踏勘武当山。1992年10月,全国人大执法组,对武当山落实文物保护法规等进行了检查,严肃指出武当山景区“自然环境和文物建筑破坏严重”,要求采取得力措施,有效治理。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关广富也明确批示:“检查组指出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1993年8月,经过武当山文物部门和湖北省文化厅的多次赴京争取,国家文物局发出通知:“拟将武当山等五处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批申请列入《世界遗产目录》项目,要求将遗产材料上报,争取联合国立项。”

    1994年1月7日,国家文物局发来电文:武当山古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材料已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初步审议,并在世界遗产中心注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5月到武当山考察、验收。武当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入实质阶段。

    给我们的时间仅仅四个月!而武当山环境整治的工作量又那么大!其困难可想而知。一时间,湖北省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自上而下,迅速动员起来了。丹江口市政府、湖北郧阳地区行署、湖北省文化厅以及湖北省人大教科文委员会先后逐级向湖北省政府呈报了关于武当山古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请示、报告和意见等。湖北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决定由副省长韩南鹏同志主抓。

    在韩副省长的主持下,武当山环境治理工作迅速展开。湖北省政府迅即成立由省建设厅、文化厅等领导和专家等十多人组成的“武当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组”专司其事。专家组以国际标准对武当山提出了“一线十六点”(即玄岳门至金顶一线的玄岳门、元和观、玉虚宫等16个景点)的环境整治方案。1994年3月21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审查通过了专家组的方案,并责成郧阳地区行署、丹江口市人民政府、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立即实施方案。至此,武当山环境治理整顿工作真正进入了决战阶段。

    我们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党委清醒地认识到,武当山古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让世界了解武当,让武当走向世界”的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要“不惜一切代价”确保申报成功。从全国人大执法组指出的问题和省专家组制订的方案中,我们认识到景区环境整治工作是申报成功与否的关键之所在。为此,我们将环境整治工作确定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要求全局上下领导高度集中,时间高度集中,人力高度集中,精力高度集中;全体干部职工不分白天夜晚,不分天晴下雨,不分上下班和节假日,全力以赴投入申报整治环境工作,按照省专家组的方案,坚决完成各项整治任务。

    在措施上,一是突出宣传发动。召开全民动员会、决战誓师会等,号召“全局动员,全民动手,全力以赴,全面整治”,做到“决心一次下足,措施一步到位,申报一次成功”。二是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建立了干部包点、包线、包片的“三包”责任制,要求做到“不讲任何条件,不打任何折扣,不讲任何困难,不上交任何矛盾”。加强了整治工作巡回督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分步实施,重点整治。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我们将省专家组确定的“一线十六点”整治范围实行了分段实施整治,确定乌鸦岭至金顶段为重点整治的重中之重,把4月份作为环境整治“决战月”。

    整治工作首先从乌鸦岭发起总攻,在乌鸦岭召开干部群众决战誓师动员大会,架起高音喇叭,不停地宣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政府市长令、整治方案、指挥部通告、申报决定月和实施方案等。从3月24日宣传动员到25日两天时间里,就拆除了乌鸦岭停车场地段的所有违章建筑,打响了治理整顿的第一仗。紧接着,整治工作开始向金顶景区古神道两旁的违章建筑延伸,到3月30日,即将乌鸦岭至金顶的270多家个体商棚全部拆除完毕。紧接着,我们在乌鸦岭景区召开全体干部职工、拆迁单位负责人和村组干部参加的决战月现场会。决战月开始后,山上山下整治工作全线行动,齐头并进。先后拆除有碍景观和文物保护的违章建筑548处,拆除房屋1755间(面积39801平方米),拆除厕所310个,猪栏302个,粉刷民房39437平方米。环境整治工作初战告捷,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效。省专家组祝建华同志在实地检查后感慨地说:“没想到你们决心这么大,行动这么快,效率这么高,连我们定方案的时候不敢写的问题你们也做到了,简直像神话一样,不敢想像!”

    环境整治工作中,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的广大干部职工真正做到了不讲困难,不讲条件,不讲代价,越干劲头越大,越干速度越快。我作为局党委书记,深感申报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深得民心。申报成功,则武当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若因环境整治不力而影响申报成功,武当山将失去这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自己则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在三个月的整治工作中,我的神经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一刻都不敢懈怠。整治过程中,我没有睡过一次完整的觉,吃住都在工作现场。

    在景区核心部位整治过程中,我带头在现场指挥,有时一天上山三四趟,研究解决重点难题。在党委一班人的带动下,广大干部群众表现了很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景区管理办公室主任谢厚华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全员上阵。他们不戴手表,不看时间,不看日历,不照镜子,不分白天黑夜,确保了责任区整治工作的顺利完成。涉及拆迁整治工作的村干部,也招之即来,来之能战,风雨无阻,雷厉风行。武当山镇城区溜西门村党支部书记冯举丹舍小家、顾大局,率村干部一夜之间将本村重要经济来源——村招待所按要求拆除了三分之一;第二天一早,人们非常惊奇地说:“真是神仙下凡啊!”时任局科教文卫办公室主任的王瑞英,巾帼不让须眉,主动请战,承担并很快完成了元和观景点违章建筑的艰难拆除和治理任务。武当山人民特别是被拆迁群众也像当年修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那样,对申报工作表现出了极大的理解、支持和无私的奉献、牺牲。

    紫霄宫等景点的农民房屋拆除后,一些农户没了住房,一时间无处安身,他们就暂住岩洞和临时木棚;玄岳门景点内的4户农户,含泪扒掉了他们花费多年积蓄新建的砖混结构房屋,没有向政府提出任何要求。武当山园艺场53户职工全部从玉虚宫迁出后,陷入了办公无地点、职工无住房的境地,多数职工只得投亲靠友。许多被拆迁村民为了加快拆迁进度,还自己出钱请工拆迁。拆迁群众说,只要申报成功,我们个人损失再大也值得。

    在突出违章建筑拆迁的同时,我们按照整治方案,全面落实整改措施。一是加强环卫保洁和市场监管措施。组织近千名干部职工在景区清捡垃圾,对景区沿线的垃圾进行及时清运;购置了垃圾清运车、垃圾桶(箱)等环卫设施;组织了“百米一岗”保洁队伍;在景区核心部位新建了9个水冲厕所;对沿途随意摆摊设点和围客叫卖的个体经商人员进行了全面清理;实行划行归市、定点经营、文明经商;对导游、景区旅游车辆、花轿服务项目进行了整顿规范,实行统一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加强了景点和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措施。在拆除景点违章建筑的基础上,落实了景点和文物保护机构;明确了责任人,树立了标志牌,划定了保护范围。三是加强了生态资源保护。禁止在景区核心区域烧柴、烧煤;未经批准不得运送建筑材料进入景区;禁止在景区狩猎和出售野生动物等。四是严格规划管理。按照国家建设部批准的武当山规划建设大纲,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景区及景点详规,从根本上杜绝违章建筑的发生。上述一系列管理、保护措施的落实,为联合国专家考察验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在“一线十六点”大面积拆迁、复原、美化等工作基本结束后,立即着手进行玉虚宫、太和宫等重要景点也是最后难点的违章建筑的拆迁整治工作。

    玉虚宫清理拆除着实费了一番周折。其清理整顿涉及武当山园艺场、东风汽车公司精铸厂和襄樊铁路分局家属房屋等永久性建筑的拆除,是整顿工作中最大的难点。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我们安排“重兵”突击,选派了两名党委成员参加、由副局长负责指挥,还安排了4名科级干部和十几名干部职工参加配合。首先迁移常年在宫庙内生产生活的53户园艺场职工,我们动员原财政所、企管站、武当山林场等单位将房屋腾出来安置这些住户;调动镇内千名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帮助移植宫内上百亩的园艺苗圃。

  你紧接着是清运宫内近两百万方的泥土,由于道窄大型机械不能进入,我们就从附近各地调集小型挖掘机、拖拉机,昼夜施工运输,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与此同时,宫墙外的东风汽车公司精铸厂和铁路职工家属房屋拆除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多方协调的基础上,组织局镇全体干部职工全员上阵,配合施工队伍,不到三个小时,便把三十多间房屋全部拆除。至4月20日,玉虚宫拆除、清理工作的重点问题全部得以解决,善后工作亦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太和宫(金殿)景点旁的天云楼宾馆的拆迁历尽了曲折和艰辛。天云楼宾馆是武当山道教协会为了以庙养庙、服务旅游、增加收入而修建的,一砖一瓦均是由山下运到乌鸦岭后,再由人工肩挑背扛搬运到金顶的,修建实在不易。拆掉这座宾馆道教协会将损失500多万元,道人的心情可想而知。因事涉宗教,湖北省、郧阳地区、丹江口市领导对此高度关注,多次协调,最后,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5月8日批示“拆掉天云楼”。此事对我们压力很大:一是时间非常紧迫——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考察验收仅有半个月。

    二是拆迁工作量非常之大——这是一座高5层面积达3500平方米、结构十分坚固的建筑。三是此建筑依靠悬崖峭壁而建,距金殿(武当山古建筑的精华)直线距离不到千米,稍不小心将粉身碎骨。四是来自道人的压力非常大,做好道人的工作至关重要。为此,郧阳地区、丹江口市和武当山管理局领导多方面做工作,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王光德也密切配合,他以“申报大局为重”,耐心向道人们解释、宣传和劝解,终于使武当山道教协会及众道人同意拆除天云楼宾馆。

    此后,我们迅速将武当山范围内的所有建筑队伍,全部集中到太和宫,24小时轮流作业。上千人的施工队伍集聚到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太和宫,吃住行都相当困难。但是,全体干部职工和施工队伍发扬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无处住,工人们就住树林、岩洞;没有锅灶,大家就吃方便面、喝山泉。更为艰难的是,由于太和宫景点的特殊性,拆除天云楼宾馆不能实施爆破,只能人工作业。该建筑又采用了超设计强度的用料,使得拆迁进度十分缓慢。

    如照此进度下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考察验收之前就根本不可能完成拆除任务。好在景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在工程兵部队服役多年的谢厚华提出了用大锤打碎浇灌柱外表后再用氧割的方法。于是,我们很快组织了运送电石、氧气瓶等施工材料的专业队伍,又将武当山地区所有电焊工全部集中到太和宫,同时轮流作战。一时间,施工现场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再现了明代大兴武当之场景。

    为了保证施工队员的基本生活必需品,我们组织了一个500人的后勤保障队伍,为施工队员送粮运菜送水,还组织全管理局干部职工上山慰问一线施工人员。我和指挥部的同志也一连几天往返太和宫,了解情况,掌握施工进度,现场解决难题。在这期间,天云楼宾馆拆迁工程指挥长、武当山风景管理局副局长喻小龙与工程技术人员始终吃住在太和宫旁边的工棚里,从不惊忧道人们的正常朝拜和生活。为稳定道人们的思想情绪,喻小龙还和有关负责同志每天清晨登上金殿敬第一炷香,向祖师拜谒,向道人们施礼,用真情打动道人,用实际行动体现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经过紧张的艰苦努力,这座与太和宫古建筑不相协调的庞然大物仅用了八天半的时间就彻底拆除了。这时,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考察验收仅剩下一天半的时间。然而,拆迁后的云天楼废墟也十分难看。我们当即决定,就地取材。各工程队的负责同志马上动员,工人们立即全员上阵,轮流作战,仅用了24个小时,就使废墟披上了绿装。此时已是1994年5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们已进入景区,正在各级领导的陪同下沿明清古神道徒步而上,而我们这边,千余名施工人员也正开始按序从后山方向撤退,从朝天宫沿另一条古神道徒步下山,错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们,丝毫没有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们对武当山景区的考察验收工作。

    在这次天云楼宾馆拆除战役中,武当山干部职工和施工队员充分体现了大局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每一个工人的劳动都是无偿的。施工结束后,没有一个单位、一个工人提出要报酬。工人们连续超负荷劳动,有的人手脱了几层皮,身上受了伤,也没有一点怨言。武当山古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这些武当山人都是功臣,他们应该是最值得敬重的人!武当山的历史也将永远记住他们!

    武当山古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湖北省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各级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为确保申报成功,湖北省政府、郧阳地区行署都相继成立了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当时的湖北省常务副省长、分管副省长、郧阳地委副书记冯有仁、副专员王喜华等都亲自挂帅抓这项工作。省里还成立了专家组,自始至终领导、检查指导申报工作。在武当山环境整治进入最关键、最艰难的1994年5月初,湖北省省长贾志杰、副省长韩南鹏等率相关部门负责人亲临武当山视察申报工作,并解决了50万元申报治理专款,解决拆迁安置等方面的燃眉之急。冯有仁副书记、王喜华副专员及丹江口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多次深入武当山检查督办,现场解决问题,保证了环境整治工作顺利进行。

    郧阳地区及丹江口市的文化、宣传、教育部门在这次申报过程中,在文物、景点保护方面,也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郧阳地区、丹江口市文化局及武当山文管所,从申报立项的争取,立项资料的准备,到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要求“提供详细的遗产管理计划”的落实,工作量非常大。丹江口市文化局副局长朱道琼受命担此重任并出色完成相关工作,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评价。为迎接联合国专家检查验收,郧阳师范专科学校专门抽调6名英语专业的优秀学生,集中培训一个月,出色完成了验收期间的翻译、导游工作。湖北省、丹江口市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也向申报工作倾斜,在社会上营造了浓厚的申报气氛,有力地支持了申报工作。

    我时常感慨:当年武当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谈得上是天时、地利、人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在十分紧迫的时间里,完成了申报的各项准备工作。联合国专家考察验收前一天,武当山倾盆大雨,把整治后的武当山冲洗得干干净净;第二天又以艳阳高照、晴空万里的天气,迎接联合国专家的到来。以致老百姓大呼:真武大帝显灵啦!那一天,成千上万名的群众自发地排成了长龙,夹道欢迎联合国专家的到来,千余名群众井然有序地尾随考察验收组到乌鸦岭及金顶沿线,武当山人热切地期盼着申报能结出胜利的果实!

    1994年5月27日,联合国考察官在验收座谈会上宣布:武当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之一。因为这里融汇了古代的智慧、历史的建筑和自然美景。“中国的伟人历史,依然留存在武当山”。12月15日,世界遗产委员会巴黎第十八届理事会三次全体会议由理事会评估终审表决通过:中国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西藏布达拉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山东孔林、孔府、孔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确定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通过亚洲通讯卫星传到了中国,传到了湖北,传到了武当,武当山人顿时兴奋至极,他们奔走相告,鸣炮庆贺……是啊,武当人为申报成功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和牺牲,他们没有理由不“发泄”自己的骄傲和自豪!

    1995年6月29日,这是一个十分值得纪念的日子、一个经过艰难耕耘后“喜获收成”的日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藏厅举行隆重的遗产颁发仪式,我和十堰市副市长熊茂浩、十堰市文化局局长杞居发、丹江口市副市长江尚水、武当山道教协会李光福会长参加了颁发仪式。国务委员李铁映会见了我们一行5人,及西藏布达拉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山东孔林、孔府、孔庙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单位的负责同志,并代表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颁发证书。此时,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武当山古建筑——世界文化遗产这块金字招牌,终于成功地走向了世界!武当山已属于全人类!

    今天,武当山正深深地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客,武当山的旅游事业正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印证了武当武术创始人张三丰“此山翌日必人兴”之预言。(转载《湖北文史》总第八十六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