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派团体

秦顺全做客央视 揭秘常泰长江大桥到底牛在哪

2025-03-31 14:28:51   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  
字体大小:【

你知道长江上有多少座大桥吗?从1957年10月第一座公铁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到如今从上海到宜宾长江干流及支流上,平均20多公里就有一座钢铁巨龙横跨两岸。2025年,又将有一座“超级大桥”、世界上最大跨度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横空出世。届时,常州和泰州之间的公路通车时间将由原来的一个多小时缩短到20分钟。


长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和普通公路于一体的过江通道,凭什么带着10项世界纪录惊艳世界?3月29日晚,央视一套《开讲啦》节目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铁首席科学家、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主委、常泰长江大桥总设计师秦顺全,与广大观众分享了中国桥梁从“跟跑”到“领跑”背后的故事。


●全球首座“失衡桥”的平衡密码


一侧是29280吨铁路,另一侧是9760吨公路,3倍重量差该如何破解平衡难题?全球首次采用的“非对称”结构设计又如何让世界桥梁界惊呼“不可思议”?


秦院士解释说,如果按照正常的对称结构,即中间铁路、两侧公路去造这座桥,在与城市路网对接的过程中,将会出现660亩的“夹心地”,这对于常州、泰州间寸土寸金的土地资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但使用非对称的设计就必须解决由此产生的力学失衡问题,在此之前,从没有人在超过千米大桥上做过这样的尝试。


面对这种世界级的“失衡挑战”,秦院士给出了解决办法。他利用自己首创的无应力状态法理论破解了该难题,通过加大铁路侧的索力,把铁路侧的超重部分拎起来,使其与公路侧重量保持一致;利用线性控制方程计算出每一个桥梁构件外形,成功克服左右拉力不平衡导致的桥梁横向变形问题。这一世界首创的设计成功节省了上亿元建设成本,同时实现了桥梁高精度建造,现在整个常泰大桥构件的工厂制造、现场的定位连接等都达到了航母制造的精度标准。


●120辆重卡“碾压”测试


载荷试验堪称大桥交付前的“终极大考”。当年为了验证南京长江大桥的安全性,曾动用118辆坦克完成载荷试验。而今,常泰长江大桥即将上演更震撼的“期末考”——120辆重型卡车以6000吨重量验证大桥的“筋骨”是否强健,这也将成为一项新的纪录。


面对主持人“考前紧张吗”的提问,秦院士脱口而出“不会,我很有信心!”他表示,现在中国对于桥梁建设的理论认识已经比较清楚了,再加上一些材料的新突破,中国大桥是出了名的“信得过”!


●再见潜水工 智能机器人出征


20世纪60年代,受限于技术和装备条件,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时,很多水下工作是由潜水工冒着生命危险完成的。今天,常泰长江大桥的水下战场已经被智能机器人战队完全接管。


在常泰长江大桥沉井作业期间,秦顺全团队首次使用了最新型智能机器人“天团”,包括可以在地形复杂的水底如履平地的履带式绞吸机器人、能够“无孔不入”钻到沉井边边角角去清理沙土的龙门式绞吸机器人。当年需要依赖潜水工不怕牺牲才能完成的工程,现在远程操控就足以搞定。


从“一桥飞架南北”的武汉长江大桥到创造十项世界之最的常泰长江大桥,中国桥梁人在长江上书写着科技强国的壮丽诗篇。作为九三学社社员,秦顺全院士带领团队以科学精神破解世界级难题、以爱国情怀践行科技报国使命,正是千万科技工作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生动缩影。这座即将跨越长江的钢铁彩虹,不仅凝结着中国智造的巅峰水准,也彰显着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薪火传承。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桥梁技术的迭代升级,更是一个民族在科技创新道路上永不止步的精神图谱。